12世纪文艺复兴,一个没有军权的教皇为什么能轻易控制欧洲
提起中世纪,对西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会首先想到“黑暗”。中世纪起源于罗马帝国的覆灭,结束的标志一般认为是从14到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但鲜有人知,在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上,一共发生过三次文艺复兴。

查理曼大帝(扑克牌红桃K人物原型)其中,第一次是由查理曼大帝所主导的加洛林文艺复兴,第三次是14到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而今天所要介绍的,是三次文艺复兴中的第二次,也就是所谓的12世纪文艺复兴。这场文艺复兴可以说是黑暗的中世纪历史上难得的一缕光明,也为后面的第三次文艺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2世纪文艺复兴实际上来源于根植中世纪欧洲的一个根本矛盾,也就是教权与世俗政权之间的矛盾。在中世纪,教权属于罗马教廷,由教皇直接统治。教皇通过向各国派驻主教来实现对于政权的控制。这侵犯了各王国封建君主的利益,政权与教权之间的分歧与斗争也持续了数百年,其间,教权一直占据上风。

罗马教皇本笃十六世问题出现了,一个没有军队军权的教皇,为什么能够控制世俗政权?这主要是因为世俗政权没有和文化结合,而文化一直掌握在基督教教会的手中。通过控制教会,教廷就可以去制约封建君主。为了摆脱教权的控制,世俗政权希望通过引入文化的方式去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但是一切与基督教挂钩的文化和教育,其最终解释权都掌握在教皇手中。为了突破这个限制,世俗政权最终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回归,因此,12世纪文艺复兴也被称为亚里士多德革命。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三贤之一,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及老师的老师苏格拉底不同,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历史上难得的全才,他不仅精通哲学和逻辑学,更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有着非常深的造诣。但由于他对于世界本源的认识与《圣经》的教义不同,因此在中世纪的前500年,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几乎失传,仅有的一少部分也基本上是以古希腊文进行书写。但当时由于基督教会钦定的官方语言是拉丁文,因此很少有人懂得如何阅读希腊文,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和相关的著作也就没能流传。但欧洲人无疑是幸运的,这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邻居”,这就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一直在研究亚里士多德的相关学说,他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也流传甚广。

于是,欧洲人通过翻译阿拉伯文,重新将亚里士多德引回了欧洲,后来又嫌不过瘾,直接去读希腊文原文,这也间接引发了其他古希腊学者著作的回归。西方人重新读亚里士多德的书,似乎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无论是哲学。天文学、物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亚里士多德都有所涉猎。在对世界的解释方面,相对于《圣经》以及历代教皇对圣经的解释,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系列著作更为深刻与全面。而真理的魅力是无限的,尤其对于人类而言,许多知识分子甚至宗教人士都开始反思基督教对于世界的解释,并与亚里士多德的解释进行对比。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回归对于基督教信仰和神学造成了全面的冲击和挑战,基督教会也开始全面禁绝亚里士多德。

但此时一种新的学术组织形式已经形成,世俗政权通过资助这些组织,来延续亚里士多德的研究,并与基督教会进行对抗,这些组织就是大学。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所大学是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认为博洛尼亚大学所宣传的法学教育有利于于摆脱教皇对文化的控制,于是在1154年给博洛尼亚大学颁发了特许状,承认大学是一个法人,拥有各种特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术自由。

博洛尼亚大学(欧洲最古老的大学)最初的教授和学生们就可以在大学的范围内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进行思辨和扩展。当然,后来罗马教廷也收编了一些大学,包括今天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在其中开展神学的研究,但这不仅没有压倒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反而使得很多信仰基督教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将基督教神学与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进行结合。最终在阿奎那的努力下,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和基督教的教义终于实现了第一次融合。但一台机器上零件越多,它就越容易坏掉,神学吞掉了亚里士多德这样一个庞大的学问体系,为了用基督教教义解释这个体系,就不得不建立一个更大的体系。而更大的体系则意味着更多的解释空间,于是就有很多人开始利用这些空间强化世俗权力,弱化宗教权力,比较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但丁。

但丁·阿利基耶里而之前,我们一直有一个误解,认为亚里士多德的学说限制了欧洲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但回顾12世纪文艺复兴不难发现,亚里士多德其实一直没有成为欧洲中世纪主流的学说,甚至他后来被基督教所接受,也是通过了复杂的解释。而恰恰是因为亚里士多德的回归使得现代大学诞生,从而使得人类科学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虽然亚里士多德很多对于世界的解释在今天看来谬误百出,比如在物理学的解释上,他曾说:“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此学说近2000年以来一直让人们深信不疑,直到伽利略完成自由落体实验后证明物体下落时间与物体质量无关,即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自由落体实验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近代西方科学文明的启蒙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而从亚里士多德的回归,我们更要看到,所谓黑暗的中世纪也并不是一团漆黑,其中仍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