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陕北的侦察专家,红军中的福尔摩斯,40多年后成公安部长
有这样一个情节。这天,西北保卫局局长给学员出了一个考题。什么考题呢?他要求学员们在一间教室里找出一条反动标语来。学员们纷纷动手,翻箱倒柜,地上墙上都找了遍,却无所获。
而一位学员则不慌不忙,在留心观察了一番后,很淡定地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反动标语不就在桌子上吗?什么?大家过来一看,桌子上有一张纸,上面写着:明日黄花,日理万机,暴风骤雨,动作敏捷。

这是什么反动标语呢?看起来倒像是有人在练字,或者说在学习成语。那位学员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一条藏头反动标语,每个成语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明日暴动”。这还不是反动标语吗?
原来如此。果然不是一般的眼力,大家交口称赞。别人只看到了一张纸,他却看透了纸上的字。这位让人刮目相看的学员叫赵苍璧,土生土长的陕北人。当时也不过20岁出头。保卫局局长从此记住了赵苍璧,觉得他是一个保卫情报工作的好苗子,就把他留在身边当秘书,很是用心培养。
红军到达陕北后,在那里建立了根据地。根据地军民一方面要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另一方面还要在另一条隐秘战线上战斗。何谓隐秘战线?那就是和国民党反动派的特务作斗争。而这方面的人才太稀缺了。
赵苍璧迅速脱颖而出。

很快发生了一件案子。有一次,保安县运送一批军用物资的马队被抢了。是谁干的呢?保卫局局长派赵苍璧前去破案。赵苍璧乔装打扮,带着便衣队员前往保安县去侦察,很快发现了物资是被国民党的民团抢的。
那好,派兵把敌人的民团端掉不就完了吗?很多人到此就打住了。可是,赵苍璧没有。国民党的民团在百里开外,他们是如何获取情报的?莫不是有顺风耳千里眼?需要进一步深挖真相。
赵苍璧深入虎穴,居然潜入了民团老总的家中,抓住了老总的父亲,问了一个明白,原来国民党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安排了一个修鞋的特务。他就是国民党民团的“顺风耳”和“千里眼”。
这才是问题的根源。如果只是把国民党的民团端掉了,而国民党的这个特务没有除去,他还会为敌人提供更多的机密情报,敌人还会搞更多的破坏。如今,赵苍璧找到了问题的根源,绝了这个祸根。

见微知著,善于推理,赵苍璧果然是有福尔摩斯的头脑,很有侦察天赋,是个搞情报和保卫工作的好料子。后来,赵苍璧长期在陕北从事保卫工作,当过陕甘宁边区保安处副处长,破获了很多敌特案件,成为敌特分子的克星。
说到这里,好多人可能还是不太清楚赵苍璧究竟是谁?建国后,赵苍璧其实成就非常大。我们知道,新中国的首任公安部长是罗瑞卿大将,然后是谢富治上将,再然后呢?就是华国锋了。
华国锋之后的公安部长就是赵苍璧。厉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