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贵龙泉窑瓷器是什么样子
有始必有终,有盛必有衰,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龙泉窑随着历史的进程,由盛而衰,也是不足为怪的。它经过南宋的极盛阶段,到了元代,由于元朝统治集团的野蛮摧毁和残酷的压迫,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流离失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在当时严酷的阶 级斗争中,大批劳动人民失业流亡,妻离子散,农业和手工业损失尤为严重。在大窑的元代窑址里,曾发现过一个青瓷洗,口沿上刻:“万水千山望你归,待归后清河济苦也个”,正是当时劳动人民血泪生活的历史见证。

自元代以后,青花瓷开始流行,宫廷不再喜欢青瓷,龙泉窑瓷器内外销售市场也因仿龙泉青瓷的出现、青花瓷的挤压、明清政 府对海上贸易的控制及严苛的税率等原因而愈加狭小,龙泉窑走向衰落。明嘉靖四十年《浙江通志》卷八《地理志·处州》记载 “价高而微课逐厚,自后器之出于琉田者,已麓陋利微,而课额不减.民甚病焉。”乾隆二十七年修《龙泉县志》也说 “明正统时顾仕成所制者,已不及生二章远甚,化治以后质粗色恶,难充雅玩矣。”
龙泉窑经历了五代、北宋的探索期,终于在南宋取得技术突破,一举达到巅 峰。龙泉窑的工匠们发明了一种独特的青釉,又厚又亮。在不同窑火温度下,变幻出粉青、梅子青、灰青、米黄等颜色。在当时盛行的各种青釉中独树一帜,一跃而成为全国最 大的窑系之一。

南宋龙泉窑中的哥窑,弟窑(章龙泉窑)艺术和经济价值都极高。还有一种黑胎青瓷,现在称为龙泉官窑或者龙泉仿官的,和文献中记载的章生一哥窑不类,极有可能是文献中的续窑或者乌泥窑这类类官南宋窑口。说它是仿官窑的可能性其实不大,因为当时的官窑都只在大内,高官偶见,民间用这么高的技术要求去仿制,成本就极高,没有订货盲目下单生产则只会亏得底掉。所以,笔者认为,龙泉地区发现的所谓黑胎青瓷窑口应该还是官窑订单生产的瓷器窑口,属于官窑的供御性质,和汝窑性质一样。南宋龙泉这三类艺术和经济价值都极高,市面上也很难见到真品完器。
明《格古要论·古窑器论》记载 “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今日处器、青器、古青器。土脉细且薄,翠青色者贵,粉青色者低。有一等盆,底双鱼,盆口有铜掇环,体厚者不甚佳。”该书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 1388),作者的父亲特别喜欢收藏、鉴赏古代文物,曹昭自幼耳濡目染,也嗜好古董,而且还将其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孜孜不倦。

16世纪晚期,当龙泉青瓷初到法国时,风趣的巴黎人将青瓷的美色与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亚司泰来》中女主角的美丽青袍相比拟,称为“雪拉同”(Seladon),直到现在,欧洲人还是把龙泉青瓷叫成“雪拉同”。
北宋是龙泉窑发展的初期阶段,这一时期的龙泉窑受越窑的影响很大,传承了越窑的制瓷工艺,二者在造型、纹样装饰、釉色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相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