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主运化,胃主收纳中医教你几招,补脾养脾,轻松把脾胃养好

脾胃在中医学中指脾经和胃经,胃主消化,脾有助胃消化的功能,所以在一起并称。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生活中的饮食不节、过食肥腻、忧思过度、偏食偏嗜、饥饱不均等都可能伤及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

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 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可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

因此,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若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即称作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即因之而失常,而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变。所以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运化水液,也有人称作\\'\\'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于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因此,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健旺,就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也就能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则导致水肿。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和脾虚水肿的发生机理。

主升清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所谓\\'\\'升清\\'\\'的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故又说\\'\\'脾气主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即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升和降是脏腑气机的一对矛盾运动。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也就是升清和降浊相对而言,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

主统血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即是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造成脾虚的原因:过饥过饱、忧思过度、情志伤脾(肝火犯胃)

症状:瘦弱无力、中气不足、各种下垂、容易出汗、贫血、闹肚子,结肠炎等。

1、脾虚呕吐

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

【方剂】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治法】健脾和胃止呕

人参1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甘草14克,陈皮16分,半夏8克,砂仁16克,木香14克。加生姜4-5片,水煎服。

疏补化痰,益气健脾,和胃

2、脾虚泄泻

中虚气滞,痰湿内阻,胸中满闷,食难运化,呕恶腹疼,肠鸣泄泻。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

健脾渗湿止泻

【方剂】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20克)、薏苡仁(20克)、砂仁(20克)、 桔梗(20克)、白扁豆(30克)、白茯苓(50克)、人参(50克)、 炙甘草(50克)、白术(50克)、山药(50克),早中晚3次。

功能主治 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还可治疗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附件炎、气管炎等而见有上述证候者。

3、脾虚出血

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

健脾益气摄血。

【方剂】归脾汤加减。

白术 6克; 当归 6克; 白茯苓 6克; 黄芪 6克; 龙眼肉 6克;

远志 6克; 人参 12克; 酸枣仁炒 6克; 木香 3克; 炙甘草 2克;

4、脾虚带下

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

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

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剂】完带汤,或用白扁豆20克,向日葵瓤25克,水煎服。

白术 30克;山药 30克;人参 6克; 白芍 15克; 车前子 9克;

苍术 9克; 甘草 3克; 陈皮 2克; 柴胡 2克 黑芥穗 2克;

带下证属湿热下注者,非本方所宜

5、脾虚经闭

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

补脾胃、养气血。

【方剂】补中益气汤

黄芪 18克;炙甘草 9克;人参 6克;当归 3克;

橘皮 6克; 升麻 6克; 柴胡 6克;白术 9克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6、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

以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

除了整体理念,中医诊治疾病强调“辨证论治”。正是由于人身体内部互相之间,以及与自然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所以在面对疾病我们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分析和考虑局部病变与全身情况的有机联系,以及外在环境对人的身体带来的影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