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状态怎么调?“火神菩萨”有好方

李某,女,40岁,教师,2007年4月6日就诊。患者颈部不适及全身性困乏无力数年余,长期在外地省市级医院就医,确诊为神经官能症、胃炎、胆囊炎、颈椎病、月经不调等多种病症,经常服用中西药物,病情没有明显的改善,且有进行性加剧的趋势,曾经有轻生的念头,认为自己病入膏肓,无法治愈而不能自拔。

现症见:唉声叹气,全身都很不舒服,浑身难受,特别是颈部扭动更难受不适,坐卧不宁,咽部有异物感,纳呆腹胀,月经不调,胸胁胀满,畏寒肢冷,气短懒言,乏力倦怠,舌淡胖大,脉沉细无力。

证属气血不调,治宜调气行血,通经活络,方用补一大药汤加味,药用: 羌活10g,防风10g,天麻10g,藁本10g,白芷10g,细辛10g,麻黄10g,肉桂10g,附子10g,半夏10g,干姜10g,川芎10g,茯苓10g,泽泻10g,酒大黄10g,蔓荆子10g,葛根60g,桔梗10g。3剂,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4月9日):服上方之后,症状大减,自感近10年来前所未有好感,治疗充满了信心,又连续服用上方药20剂。

随访(6月5日):停药之后,情况一直很好,颈部症状彻底消失,咽部异物感也消失,恢复如常,未有反复的情况。

按语

中年妇女亚健康状态十分常见,但治疗并非易事。原因是病人“一身尽病”,处方用药往往无处下手,而且病人拿着处方会说,这个药我用过,那种药我吃过,都没效。

鉴于此,笔者近年来,凡遇到此种病人,多选用重庆“火神菩萨”补晓岚老中医的补一大药汤加味而治,该方按补晓岚先生的观点是“有病祛病,无病强身,调气行血,温通经脉”,用于治疗这种病人多有良效,特别是在此方的基础上,随病人的症状加味而治,组成一个大剂复方多味的大处方,临床疗效则大大地提高,值得进一步的研究与观察。

化腻苔的一组清新药对

佩兰、菖蒲化腻苔

正常舌苔是胃气充盛水液上潮,浅薄微白,不腻不燥,似有若无。厚腻的舌苔,尤其是消化系统疾患,拭之虽去,仍可再生,若兼有痰湿之邪者,则很难拂掉。在辨证基础上加入佩兰、菖蒲,祛浊以净厚腻,恢复味觉、增进食欲,收效颇佳。

佩兰舒肝郁、除陈气。《内经》谓其可去口中甜腻之味,对呕恶、时时嗳腐者用之,比藿香之味醇正,善于宣散蕴结。菖蒲有三种,都能辟浊驱秽、和中行滞,治湿邪中阻的口黏胸闷效果显著。其中石菖蒲长于健胃醒脾;水菖蒲芳香较浓,侧重祛湿豁痰;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九节菖蒲,功专开窍回苏,然在净化厚腻舌苔方面,则疗效基本一致。

佩兰、菖蒲二药,辛苦配伍,可助胃运、温健脾阳,活泼气机,通过调畅内在阻通,获得化浊的效果,解除胸闷、促进食欲,令健康恢复。

单独使用佩兰或菖蒲,尽管净化舌苔有一定效果,但不理想,二味配伍,佩兰9〜18g、菖蒲6〜12g,则收效甚好。一般3〜6剂,多者9剂,湿浊之邪即化,气机便可展舒,厚腻的舌苔均逐渐消除。若退去缓慢,再加入苍术、厚朴、白蔻仁各6〜10g,辛开苦降。

眼科名方“洗刀散”

I导读:洗刀散出自《医宗金鉴》,由28味药组成,今天仍有临床价值。据说此方与天上二十八星宿有关,哪位了解详情和用法,帮忙解读一下,让大家涨涨姿势。

治风热上攻,火眼赤痛,骤生云翳,外障遮睛。

防风一钱 石膏一钱 滑石一钱 归尾一钱 赤芍八分 羌活八分 荆芥五分 黄芩五分 连翘五分 川芎五分 桔梗五分 麻黄五分 白术五分 大黄五分 芒硝五分 独活五分 元参五分 木贼五分 菊花五分 白蒺藜五分 蝉蜕五分 草决明五分 薄荷四分 栀子四分 蔓荆子四分 细辛三分 甘草三分。加清茶叶五分,水煎服。

【注】目之病内障者,昏暗不明而不肿痛,得之于内,七情动中,劳伤心肾也。外障者,赤肿而痛,晴不昏暗,得之于六淫所袭,热蕴经络也。故内障多虚,外障多实。子和曰:眼无火不病,非止内障,正指外障而立言也。外障赤肿而痛者,或散外邪,或泻内热,或并解之,可立愈也。其有风火上攻,留而不散,凝结云翳,掩其光明者,又非或散,或下,所能即愈也。洗刀散方既可以攻风热,又可以去云翳,是一方而兼擅其长也。方中用防风通圣散全剂,是主以风热也。

倍归尾、赤芍,是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加羌、独活,蔓荆子,倍防风,是袪风而专在太阳表也,太阳之里少阴也,故又加细辛直走少阴。加元参下安肾火,是治表而顾及其里也。其加木贼、蝉蜕、草决明、白蒺藜、菊花者,是佐诸祛风清热之群药,以消风热骤壅之云翳也。(摘自《医宗金鉴》)

附胬肉攀睛案

胬肉攀睛,初起时或疼痛或黑睛上有翳如玉色、遮盖瞳仁,为肝经热极、风热冲脑所致。尹老常用《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洗刀散(为防风通圣散加细辛、独活、羌活、玄参、木贼、白蒺藜、决明子、蝉蜕、蔓荆子、青箱子)治疗,疗效满意。

王某,女,58岁,2009年5月12日初诊。

左眼内眦处长出一白膜,内有淡红色细小血管,白色膜向外爬伸,遮盖大半瞳仁已1年余,多处治疗效果不显。目干涩,迎风流泪不适,口干,大便干结,3日1次,舌边尖红苔黄,脉数。

诊断为胬肉攀睛,辨证为肝经热甚、风热上攻,治宜清肝胆湿热、祛风明目退翳。

方用洗刀散:防风12g,生大黄9g,芒硝12g,荆芥12g,黄芩12g,麻黄12g,栀子12g,赤芍12g,连翘12g,桔梗12g,当归12g,川芎12g,石膏60g,滑石30g,白术12g,薄荷6g,细辛3g,独活12g,羌活12g,玄参12g,木贼12g,白蒺藜12g,决明子12g,蝉蜕12g,蔓荆子12g,青箱子12g,甘草3g。1日1剂,水煎服。

服5剂后症状明显好转,白膜已退出瞳仁。继续服药2个月,服药过程中大便溏泻则去生大黄、芒硝,痊愈,随访半年未复发。

治疗失眠,竟然如此简单

大家可能都遇到过失眠的痛苦,入睡困难,辗转反折,好不容易睡着,结果梦很多,睡得又很浅,有的半夜醒来,看着天花板发呆......

如果能睡个好觉,多好啊!

药物可以补充气血,调阴阳,但吃药不能代替睡觉,人睡觉的状态就是被动的入静,睡觉就能吸收宇宙的能量!

如果长期睡不好,吃饭不香,人没精神,慢慢的身体就垮了!

如今的人,不缺吃,不缺喝,就缺点觉!如何才能睡个安稳的觉?问题出在哪里?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因为我睡觉也很浅,常常梦中也在思考如何看病。

最近遇到一位民间奇人——老杨,一辈子就干一件活,如何用食物给人治病,不仅仅要效果好,还要患者以后不容易发再病,发病了继续用相同的食材,还是可以搞定!

这一下苦功夫,用了20年,老杨终于弄明白了,原来中药是这样治病的,食物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例如用食物治疗失眠,如此简单~

那么,如何用食材来解决失眠的问题呢?

我们向杨老师发问,杨老师说:失眠要看是啥情况,下面几种情况可以参考:

第一,如果入睡困难,说明阳不入阴,心肾不交,睡前喝点盐开水,咸味就能入肾,就能促进心肾相交。

第二:如果睡得浅,喝点酸味的东西,就睡得深了,可以用山楂熬水喝,喝完晚上就一定睡得深沉,这样的患者大多脉象偏细。

第三:如果感到人很沉重,很累,睡不了,脉粗,这是水多了,用茯苓煮水喝就可以了!

第四:如果梦很多,这样的患者肝郁,用桂皮熬水喝,梦就少了!

为了验证老杨的话,当晚我弄来200ml白开水,加上二十毫升左右的醋,再放了少许盐,自我判断:脉偏细,入睡困难,睡得浅!

没想到喝完这杯酸咸的水后,立马困意袭来,美美地睡了一个好觉!后来用山楂来做实验,效果也很好。

没想到喝点酸的,失眠的问题就解决了!

于是最近临床上遇到失眠的患者,凡是脉象偏细的,处方辩证的基础上,加上山楂一味,复诊时都反应睡觉大大改善,实验越多,越觉得值得深入研究!

白醋和陈醋可以,苹果醋也行,山楂水也行,就连餐馆的酸泡菜也有效......

很多人的“失眠”,都是这样“搓”好的

1、手心搓脚心

怎么搓呢?方法超级简单,而又特别管用,就是用手心搓脚心。

原理:手心有个热性的穴位,搓手心可以生“火”,补阳。脚心有个凉性的穴位,搓脚心可以滋阴补水,用热的手心,搓脚心,可以使水火交融,阴阳平衡,很多人的失眠就是这样“搓”好的。

手心的穴位叫劳宫,手握拳时,中指下的那个地方就是。这里是心包经的穴位,和心包经一样属“火”,性质偏热。

有个“摩拳擦掌”的成语,一般是形容大干一场之前的准备,在大干一场之前需要鼓动阳气,所以会摩擦手心中这个热性的穴位。

很多中医按摩治疗都会用到这里,比如双手对搓之后按在腰上、腹部、眼睛,都是用它的热性来温暖有些虚损,疲劳的部位和器官。

脚心上的穴位叫涌泉,是肾经的井穴,所谓井穴,就是肾经是从这里发源的,肾经性质和心包经是相对的,属于水,有凉性,它的井穴也具备同样性质,多用它来滋阴补水。

有的人眼睛发红,肿了,吃去火药总是不好,最后通过按摩脚心治好的,之所以有如此神效,因为这个人的火是虚火,虚火的出现是因为水少了,要补水才能降火,按摩涌泉就等于给身体吃了滋阴药,补水了。

有的人心火盛,平时心烦,失眠,多梦,如果吃药,医生会开牛黄清心,天王补心之类的,去火的同时滋养心阴,才能把虚火平复掉,这种人可以先把手心搓热,之后用热的手心搓脚心,这样一来心火就和肾水交汇了,浮越在上的心火因为有了肾水就降了下来,这在中医又称为“引火归元”,多用在治疗心火浮越导致的各种虚性亢奋,比如失眠,口疮,舌质很红,心烦,坐立不安等,每天临睡前搓5-10分钟左后,坚持几天就能见效。

2、揉大鱼际

另外,还可以揉揉手部的“大鱼际”,你会发现好奇怪,就这样揉揉,就睡着了。

有一位朋友,患早醒的毛病好多年了,凌晨3、4点就醒来,很多地方的专家都看过,治失眠的药也吃了不少,可效果就是不明显。得知揉“大鱼际”有效之后,他就自己试着坚持揉大鱼际,还真将早醒的毛病给治好了。

揉“大鱼际”时,要揉到不酸不痛为止才能一治就好。另外,每天要坚持按揉大鱼际,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再好的医术,不认真对待就难以产生好的疗效。

怎么解释这个原理呢?

大鱼际穴位其实是一个节点。每个人的身体上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小毛病,就跟苍蝇似的,满屋子飞来飞去,很烦,但也不会过于干扰您的生活。

打这个苍蝇时,用枪可能根本没什么效果。对付苍蝇,就得有苍蝇拍,利其器才可以击中要害。大鱼际就是这个“苍蝇拍”,它是专治早醒的节点,专门打“早醒”这只“苍蝇”。

中医认为,早醒一般是肺火旺导致的。您如果经常在凌晨三点左右醒来,那肯定是心肺上火了。而心肺这两条经络都经过大鱼际那儿,所以心肺之火它都能祛除。

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医学上称其为大鱼际。大鱼际肌肉丰富,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积。

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每日搓搓大鱼际穴位,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而且对咽痛、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一治即消。

方法很简单:对搓两手大鱼际,直到搓热为止。

一只手固定,转另一只手的大鱼际,像搓花生米皮一样,两手上下交替。两个大鱼际向相反方向对搓,大约搓2~3分钟,整个手掌便会发热。这样做可促进血液循环,强化身体新陈代谢,所以能增强体质,防治感冒、咽痛,治疗胃病等。

3、勾脚趾

这个方法也奇怪,动动脚尖,就能一次睡个够。

另外,睡眠就是一个阴升阳降、心肾相交的过程。睡前思绪多,阳气都集中在头部,阴不升阳不降自然无法入眠。把注意力集中到脚尖,练习一下吧。

睡前,仰卧平躺,两腿伸直,脚后跟紧贴床帮,双脚脚尖尽量往上勾,使脚掌和小腿呈90度。

双臂伸直,手掌朝下,静止10分钟,便会感到困倦。若还无睡意,五分钟后再做一次,一般做两次都能入睡。动作的关键在于注意力要集中到脚尖,这样气血也会被引导下行,不仅能助眠,还能帮助调理手脚凉的问题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