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才了,他用100首诗纪录了所有书法家

马一浮像

一、王羲之

羲之书法最清真,曲水流觞翰墨匀。

放浪形骸身自在,兰亭一序笔如神。

注:王羲之,字逸少。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多称王右军。传世书作有《兰亭序》、《乐毅论》、《十七帖》、《丧乱帖》、《奉桔帖》、《孔侍中帖》、《行穰帖》、《快雪时晴帖》、《远宦帖》等,皆墨林至珍,世以为宝。唐太宗最爱其《兰亭序》,殁以之殉葬。现传之《兰亭序》墨迹,以冯承素所摹即所谓神龙本最为著名。对于王羲之,我认为说再多的话都是多余的,要想领略羲之书法的妙处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多临多看,方可窥其妙处,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二、王珣

元琳墨妙散云晖,东晋风流万象归。

伯远留香宗古淡,优逰志在鹤孤飞。

注:王珣字元琳,书有《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同为三希堂法帖。

三、陆机

文赋垂名万古传,宏才大略帝王篇。

古风犹带珠玑润,平复恐难笺诂诠。

注:陆机,字士衡。所作《文赋》被认为我是国古代著名的文学论文之一。机有治国大略。所书《平复帖》真迹一千七百余年流传有绪,实为罕见,无愧旷世奇珍,墨林瑰宝也。帖中数字至今无法辨识。

四、颜真卿

鲁公祭稿位兰亭,意不在书书境灵。

满纸云烟神鬼恸,忠肝义胆照丹青。

注:颜真卿,字清臣,封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所作《祭侄稿》与王羲之书《兰亭序》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间有以为过兰亭者。兴元元年八月三日李希烈杀公于汝州,时年七十七岁。

五、王献之

子敬中秋月下书,风流倜傥问谁如。

羲之已死官奴在,笔墨当怜大令余。

注: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羲之第七子也。尝任中书令之职,故又称王大令。书法与父齐名,世称“二王”,有《中秋帖》(一说为米芾所临)、《鸭头丸帖》、《地黄汤帖》等墨迹传世。

六、孙过庭

飘逸沉着晋法传,唐风流彩胜前贤。

墨痕婀娜犹刚健,书谱醇香醉砚田。

注:孙过庭,字虔礼。工行草书,深得逸少之法。北宋米芾谓之云:“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所书《书谱》不仅是后世学习草书的范本,也是我国书法史上著名的书论之一。

七、黄庭坚

承天院记当何罪,肠断梅花写范滂。

瘗鹤兰亭成大悟,南楼一醉月凄凉。

注: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在宜州则称八桂老人,作梅花词,书范滂传,醉南楼卒。余《南楼》诗云:“宜州无地僦南楼,斜月轻寒贬客愁。薄醉平生无此快,边人堪笑觅封侯。”其书得力于《瘗鹤铭》、《兰亭序》自成一格,余以为,其书当为宋四家中风格最独特者。

八、卫恒

古文篆隶草苍苍,四体流芳墨翰泱。

纵横素笺连九曲,天真烂漫落华章。

注:卫恒,字巨山。西晋书家,善草、章草、隶、草隶,著《四体书势》专论古文、篆、隶、草字之四体,卓然一家之言。

九、米芾

其一

米点云山一叶秋,襄江不尽眼眸收。

涂山抹水成天柱,独放扁舟万里流。

其二

天马脱衔梅点落,追风逐电撼天庭。

前酬穆父讥集字,唐晋流风化米形。

注: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曼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北宋书画家。山水之法世谓“米点云山”,存世书迹有《苕溪诗》、《蜀素帖》、《虹县诗》等,著有《书史》、《画史》、《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等。今人辑为《米芾集》。

十、王铎

一生吃尽二王书,怀素以来君笑如。

狂扫媚流终大器,世人当恨贰臣嘘。

注:王铎,字觉斯。博古好学,精于诗文书画。草书更是天然自成,狂扫媚流,有怀素以来第一人之称。有墨迹多种传世。明亡仕清,故后人多以贰臣诟之。

十一、杨凝式

韭花奇古墨清幽,笔到乌丝几绸缪。

趣味无边吹绝响,晋唐格调亦当羞。

注:杨凝式,字景度,号癸巳人、杨虚白、希维居士、关西老农。五代书法家。为人放浪形骸,时人称之杨风子。书法一帖一貌,一帖一味,一帖一境,一帖一趣,全无定法,却又天然自得,非俗手所能为。传世书迹有《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卢鸿草堂十志图跋》、《夏热帖》、《步虚词》等。皆墨林至珍,为世人所宝。黄庭坚评其书为“散僧入圣”,又诗云“世人喜作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却到乌丝栏”,对其十分推崇。

十二、苏轼

体度雍华第一流,春山雨后洗回眸。

天然秀丽偕苏子,风月如佛走陌畴。

注: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诗文书画卓然大家,亘古以来无人与之齐。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作蔡京)并称“宋四家”。于书法颇自负,尝云已书为“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又云“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均不能见妙。我则心、目、手具得之矣。”其狂傲之气,由此可见一斑!

十三、怀素

家种千株碧玉蕉,兔毫成冢映华韶。

狂僧颠逸惊风雨,笔走龙蛇薄九霄。

注:怀素,字藏真,俗姓钱,精书法,为唐代释门著名书法家。传世书迹有《自叙帖》、《小草千字文》、《论书帖》、《藏真律公帖》、《圣母帖》、《苦笋帖》等,皆不离魏晋法度,是我国书法史上有名的草书大家。

十四、张旭

颓然天放态颠狂,出岫腾霄泣凤凰。

犹醉长嗟魂魄动,烟消云散倍凄苍。

注:张旭,字伯高,唐代书法家,工正、草书。每醉辄草书之,挥毫头墨,狂叫不已,醒视自书以为神异,时人谓为“张颠”。传世书迹有《郎官石记》、《肚痛帖》、《古诗四首》等。为我国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家之一。

十五、蔡襄

平淡天真多婉媚,少年女子採莲归。

清心笔翰风流事,梦影前尘一笑挥。

注:蔡襄,字君谟。北宋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合称为“宋四家”(有言为蔡京,因人废字,故以君谟替之)。其书娇媚细腻可人,山谷谓之为“少年女子”。传世书迹颇多。

十六、卫铄

笔阵图篇带惑传,红裙濡墨水中莲。

莺飞草长江南事,笑把芳心寄砚田。

注:卫铄,字茂漪。东晋女书法家,善隶书。师承锺繇,深得其法,羲之少时师之。有书论《笔阵图》传世,或云王羲之撰,或云六朝人伪托。

十七、陶弘景

皇前妙论锺王劣,褒贬当然大备篇。

谁领风骚忧帝慨,清音如水润和阗。

注: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居士。南朝齐、梁时期道教思想家、医学家。工草隶,行书称妙。曾与梁武帝萧衍论锺繇、王羲之等时人书,作《与梁武帝论书启》。

十八、李世民

天下为公功盖世,贞观之治代流芳。

闲来勾点羲之字,翰墨香中也帝王。

注:唐太宗李世民,通文学,好羲之书,所书《晋祠铭》,首创以行书书勒碑。

十九、庾肩吾

风流潇洒赋文章,烂漫天真淡点妆。

书品醇和真佳味,评分高下又何妨。

注:庾肩吾,字子慎,又字慎之。工书法,善诗赋,为南朝梁书法评论家、文学家。有书法论文《书品》传世。

二十、羊欣

买王归后笑得羊,古墨沉沉点点霜。

洗砚梳毫香透壁,煮茶沽酒问茧桑。

注:羊欣,字敬元,南朝宋书法家。得王献之子敬亲授笔法,沈约谓之善隶书,子敬之后,当为独步。时有谚云:“买王得羊,不失所望。”亦有谓欣学子敬而终不能右之而成一家,故又有“婢作夫人”之讥。有书论《采古来能书人名》或作《古来能书人名录》一卷传世。

二十一、赵壹

疾邪刺世叹唏嘘,枉作雄文贬草书。

文字传承多体变,纳新吐故自机纾。

注:赵壹,字元叔,东汉辞赋家。曾作《刺世疾邪赋》抨击奸邪政治。其不以书名,然其所作书论《非草书》一篇,专贬草书,欲归于苍颉、史籀,文虽名而论不立,但不失为书法史上的重要文献,故例入杂咏之中。

二十二、索靖

虿尾银钩重一时,余姿妙有胜张芝。

闲书对客谈流变,未竞名篇枉笑痴。

注:索靖,字幼安。西晋书法家,擅章草,颇自负,况自书为“银钩虿尾”。作《草书势》(又云《书势》、《索靖叙草书势》)一篇,专论草书之流变,文或未竞。

二十三郑燮

六分半体古今殊,兰醉婵娟对峙扶。

写尽人间疾苦味,糊涂难得饿家雏。

注: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能诗文,擅写兰竹,精书法,书法自称为“六分半书”。婵娟:这里指竹。孟郊《婵娟篇》有云:“花婵娟,泛青泉。竹婵娟,笼晓烟。”

二十四、陆羽

清泉翠玉煮春芽,点染新笺洗砚些。

自振孤蓬诠笔意,惊蛇落雁坐飞沙。

注: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隐居苕溪,称桑苧翁,号竟陵子。著《茶经》三篇,世称茶圣。其书少传,然所著《释怀素与颜真卿论草书》一篇,非不能书者所能为,故将其列入杂咏之中。

二十五、杨维桢

创新不入时人眼,下笔横杰古趣多。

溯汉追唐终尚晋,书为心画尔如何。

注: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铁笛子,铁心道人等。其书法因创新过多,时人多认为不合格,即与传统法度有一定的距离。然观其书,清新可喜之处也还可圈可点。明李东阳《怀麓堂集》中云:“铁崖不以书名,而矫杰横发,称为其人。”是为知音矣!

二十六、鲜于枢

醉酒豪歌动地吟,墨香落纸听调琴。

从来西子如花瘦,梦把春晖寸寸寻。

注:鲜于枢,字伯机,常书作伯几,号困学民,直案老人,寄直老人,虎林隐吏,箕子之裔。归隐于西湖虎林营。精行、草书,其书温婉劲利,宽博圆融,毕臻天趣。书写时犹重细节之变化,又不刻意为之,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真不愧为元代一流书法家的本色风范。

二十七、吴琚

妙取锺王成大体,乌丝未破米元章。

平生寂寞天资误,未领风骚一恨长。

注:吴琚,字居父,号云壑。先窥锺王之妙,后专学米芾,点划规矩,几可乱真。清安岐《墨缘汇观》记其见琚所书《寿父贴》时云:“初见之以为米书,见款始知为云壑得意书。”由此可见一斑。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则云:“琚书自米南宫外,一步不窥”,“琚书似米元章,而峻峭过之”。凭心而论,学米书者颇多,得其真传者至今惟吴琚一人而已。况且吴琚在学米的同时,能够稍益己意,摒弃了米书那种“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意趣,使得他的书法较诸米书显得更加温润,更加峻峭,更加圆熟。从这一点而言,吴琚仍不失一流书家风态。

二十八、宋克

杜门染翰费思量,周鼎秦彝古帖香。

提剑黄龙功错误,锺王皇象是家乡。

注:宋克,字仲温,又称克温,号南宫生。元末义事不竞,归家筑室,收天下名帖,周鼎秦彝,日游其中,浸淫书翰而不知倦也。与杨维桢、倪瓒诸人相交游甚欢,诗文唱酬,以为寻常。杨维桢酷好其书,每有新作必克书以为快。宋克由锺王入手,遂得魏晋神髓,入草隶之法,犹以皇象《急就章》用功最勤,得其天然秀逸之灵气。宋克书法清新古雅,格调高古,以章草之法入行草之中而开生面。吴宽评其书云:“克书出魏晋,深得锺王之法,故笔精墨妙,而风度翩翩可爱。”可谓中的之语。克传世书迹颇多,计有《李白行路难》、《七姬志》、《杜子美诗》、《定武兰亭跋》、《刘桢公讌诗》、《形增影古诗》、《急就章》、《书孙过庭书谱》等。均为墨林所宝,翰中精品。好克书者有天下克书第一之言,此语虽过,但也无错。

二十九、智永

兰亭遗墨韵苍苍,欲借云中雾里藏。

古寺青灯寒月下,轻描淡写两三行。

注:智永,名法极,传王羲之七世孙也。《兰亭序》真迹曾为其所藏,永书全守家法,深得二王遗意,工楷、行、草诸体,为隋唐间人所宝,曾书《真草千字文》八百本散浙东诸寺,遂为名篇,惜而今所见,已非真迹,多为摹本。所以杨守敬云:“真草墨迹本是唐人模刊。”。关于智永书传世《真草千字文》,历代多有评价。都穆《寓意篇》云:“智永真草千字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但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则云:“智永千文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不足以喻之,二王楷书,俱带八分体势,此视之觉远于古。”当然对书法的诠释,不能要求统一,何之谓“远于古”者,窃以为,实是所谓古质今妍者也!

三十、赵构

三十六年如梦醉,偏安一偶小朝庭。

山河破碎君何恨,翰墨凄凉雨打萍。

注:赵构,即宋高宗。其在位执政36年,因政治上投降而成偏安之局。然其艺术才华却不同凡响。他特别钟情书法,真、行、草直入臻境,卓然大家风范。在书法理论方面也颇有心得,著《翰墨志》一卷。其大旨所在,只在二王。力主习书,当以古典为主,由楷而行、草,并强调“学书者,必知正、草二体,不当阙一”,否则不可言书的书法理论,对现今而言也不失指导意义!

三十一、董其昌

扬弃古今称第一,批评阁帖笑寻常。

温文尔雅多遒媚,潇洒风流入晋唐。

注: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末一代书画名家。其书由宋人入手,直逼晋唐,登门入室。从他的书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留存有米书的明显痕迹,而且又贯串着李邕、颜真卿、柳公权、杨凝式等人的高古笔意,他主要的功迹在于扬弃了《阁贴》,提倡脱逃宋人桎梏,力主浸淫于晋唐之间,从而形成了俊逸潇洒的书法风格,于率意中自得天趣,达到了书法的极高境界,对清以降中国书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传世书迹颇多,在此不能一一。于书论亦有心得,均散见于《画禅室随笔》、《容台集》和书画题跋之中。

三十二、文徵明

植桐庭院凤凰来,咏啸徘徊动地哀。

文苑江南称领袖,波澜笔下落红梅。

注:文徵明,尝名壁,避家讳以字徵明行,另字徵仲,因其先祖为湖南衡阳人,号为衡山。吴中四才子之一。初学宋元人得书法笔意,后入晋唐,便自成家。晚年好山谷书,得山谷遗韵。草书学怀素、智永诸家,悟草法门径。其书笔意纵轶,变化无极,如云中隐龙欲见不得。大字酣畅淋漓,小楷如邻家少妇,美艳精绝,小行草书体势端庄,婉转圆活,笔到之处,皆有可观。另文徵还精于鉴赏,过眼即分真赝。与人论书每有高卓之语。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和鉴赏家。

三十三、祝允明

二王楷法铸精神,旭素流风聚一身。

苏子名篇前后赋,今无来者古无人。

注:祝允明,字希哲,因掌枝指故号枝山。为明代著名之书法家和文学家。先学张旭、怀素,终入二王之室。枝山草法纵逸,任意挥洒,点画狼籍,便得可观,天资所至,非寻常者可以也。其楷、行精绝,亦成一体。窃以为枝山书法,全在天颖,后天适补,非一般书家所能为矣。文徵明跋枝山书苏公《前后赤壁赋》云:“世观希哲书,往往赏其草圣之妙,而余犹爱其行楷精绝,盖楷法既工,则稿草自然合。”“余往与希哲论书颇合,每相推让,而余实不及其万一也。”对其书法、书论真是美言有嘉。其余不一一也。

三十四、李邕

如龙如象两分明,羲献遗风千古名。

(0)

相关推荐

  • 王羲之《十七帖》精临——毛松馥临帖作品欣赏之五

    [艺林文苑述评] <十七帖>因帖文以"十七日"开头,故名.它是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全帖收录右军与亲友的手札28通.唐太宗收王羲之书,凡一丈二裱为一卷,此其一也.今草在后汉 ...

  • 书家谈艺丨也论楷书是否为行、草书基础(聂凤翔)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 苏东坡云:"楷如立,行如走,草如奔".有人说,苏东坡的本意仅是描述书法的形态,从书法的起源看,楷.行.草并非递进关系.可苏 ...

  • 他用100首诗纪录了最牛掰的100名书法家

    马一浮像 一.王羲之 羲之书法最清真,曲水流觞翰墨匀. 放浪形骸身自在,兰亭一序笔如神. 注:王羲之,字逸少.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多称王右军.传世书作有<兰亭序>.<乐毅论> ...

  • 他用100首诗纪录了所有大书法家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 ...

  • 他用100首诗纪录了最牛掰的100名书法家(下)

    马一浮像 五十一.柳公权 天岸开张柳带风,斩钉截铁守中宫. 青云姿态天然有,一画心藏八法通. 注:柳公权,字诚悬.真行皆精,初学二王书,搜悉时见笔法,楷成一格,媚而劲,爽而利,世称柳骨.穆宗尝问以笔法 ...

  • 他用100首诗纪录了所有大书法家!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 ...

  • 唯心主艺 | 他用100首诗纪录了所有大书法家!

    马一浮(1883-1967),幼名福田,字一佛,后字一浮,号湛翁,别署蠲翁.蠲叟.蠲戏老人.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思想家.诗人和书法家.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的中华第一人,与梁 ...

  • 他用100首诗纪录了几乎所有书法家

    马一浮  像 一.王羲之 羲之书法最清真,曲水流觞翰墨匀. 放浪形骸身自在,兰亭一序笔如神. 注:王羲之,字逸少.官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多称王右军.传世书作有<兰亭序>.<乐毅论& ...

  • 太有才了,他用100首诗记录了历代书法名家

    马一浮(1883-1967),中国国学大师.一代儒宗,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周恩来总理曾称他是"我国当代理学大师":是引进马克思<资本论 ...

  • 太有才了,他用100首诗记录了历代书法名家(上)

    看完记得一键三连 马一浮(1883-1967),中国国学大师.一代儒宗,一生著述宏富,有"儒释哲一代宗师"之称:周恩来总理曾称他是"我国当代理学大师":是引进马 ...

  • 太有才了,他用100首诗记录了历代书法名家(下)

    看完记得一键三连 五十一.柳公权 天岸开张柳带风,斩钉截铁守中宫. 青云姿态天然有,一画心藏八法通. 注:柳公权,字诚悬.真行皆精,初学二王书,熟悉时见笔法,楷成一格,媚而劲,爽而利,世称柳骨.穆宗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