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七十二绝技练法之四

石锁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两臂提掖之力,其功效不亚于铁袋功‍‌‍‍‌‍‌‍‍‍‌‍‍‌‍‍‍‌‍‍‌‍‍‍‌‍‍‍‍‌‍‌‍‌‍‌‍‍‌‍‍‍‍‍‍‍‍‍‌‍‍‌‍‍‌‍‌‍‌‍。
石锁之形势与寻常之铜锁无异,有簧有壳,但无投匙之孔窦耳‍‌‍‍‌‍‌‍‍‍‌‍‍‌‍‍‍‌‍‍‌‍‍‍‌‍‍‍‍‌‍‌‍‌‍‌‍‍‌‍‍‍‍‍‍‍‍‍‌‍‍‌‍‍‌‍‌‍‌‍。以麻石或青石为之,小者二十斤,其大者六七十斤不等,此种初步专练提托‍‌‍‍‌‍‌‍‍‍‌‍‍‌‍‍‍‌‍‍‌‍‍‍‌‍‍‍‍‌‍‌‍‌‍‌‍‍‌‍‍‍‍‍‍‍‍‍‌‍‍‌‍‍‌‍‌‍‌‍。
先以一手握其簧,提至胸次,折腕向上举,频作升降,以练臂之实力。
然后握锁由下向前平提,或向旁侧平提,提至锁与肩平为度,以练臂之悬劲。
基础既立,则进而练习翻接、盘腰等法。
翻接即提锁翻起,猛力上掖而脱手,使石锁在空中翻一转身或两三个转身而接之。其转身之多寡,须视臂力之大小而定。初人手不必求其多转,盖功夫到家之后,自不患其不熟极巧生也。待锁转至面前即举手抢住锁簧,乘势连续翻接之。
前面翻接极熟之后,则练旁侧翻接。侧面纯熟之后,更进而练顶锁者,即提锁向上抛起,待其落下时以拳迎其居中之处,于拳面片刻,更撒手使锁下坠,从上面抢接其簧,再抛再接。初以拳顶,继以手背顶、小臂顶、肘节顶、手指顶,其法完全相同。
顶锁之术既精,复习背花。背花有左右之别,右背花则以右手提锁,从右腰后向左肩处上抛,略扭身向左,而从左肩之前回接锁。左背花则反是。
练背花使劲不可过猛,后腰肋各部尤须加意照顾,偶不经意或使劲太过,锁触自身,每致重伤,务须手到眼到也。
背花之后,继习盘腰,亦分左右。右盘腰则右手提锁,从右腰处由后转向左肋下甩去,向左旋身而接锁。左盘腰反是。其余复有背花后顶接,及盘腰后顶接等法,则合二法而为一,学者可参酌行之。
以上各法练全之后,则可移较重之锁如法习之,历若干时更换较重之锁,自二十斤依次递加,至能用六十斤石锁如宜僚(春秋时楚之勇士)弄丸而不觉费力时,则一条臂膊至少有二三百斤实力矣。
练时宜两手互行,不必如死手功夫之专练左手也。此功成就较速,大约二年即可告成。

少林七十二绝技铁臂功

铁臂功又名铁扁担,复称臂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臂部之法也。其练法极简单,而成功也亦甚容易。
初练时,就屋柱用臂轻轻击之,须使内外周至,每日数行之。入后用力渐猛,臂亦磨炼渐坚硬,于是舍屋柱而就树干习之。盖树干粗糙,凸凹不平,初不若屋柱之光滑,与之磨击则皮肤易于肿痛,亦按日行之。
至一年之后,更舍树而就石轴练之。先击光泽平滑之石,久而渐易以棱角之石,按法周转击之,至能振臂一挥而石碎为度。于是此臂完全似铁石之坚,用以击人鲜有不筋断骨折者;即刀剑棍棒遇之,一举臂间亦能摧折而无遗,虽赤手空拳不虞败矣。
此种功夫,见效极速,一年初步功成,三年已臻绝境。

少林七十二绝技弹子拳

弹子拳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拳面之第二骨节之击法,亦为杀手之一。
练习之法至为简易,与马鞍功相仿佛。但马鞍功专练拳面之力,此则专练骨节耳。
以手握半拳,手指之第一节屈置掌前手指之末节,并不弯转,与手背成平线,拇指屈置掌心,如擒拿术中之擒手。握定之后,即用前出之骨节以击之。
初练时宜在平正之木头上凿击,击时屈肘送拳,略带蓄劲,不必如马鞍功之拳出臂平,长手从事也。唯人专用指节之故,最易受伤,盖骨节处肌肉极少,练习之具又极坚实,以硬抵硬,但略不经意即足致伤,尤以初习时之数月为甚,故起手时务须留意。宜由轻而逐渐加重,切忌贪功。
练习之初步,以能在坚实木头上,然后再在麻石上,次再易以铁板。能以骨节击陷铁板,则其功大成矣。 学者总以练左手为妙,此拳用以攒打骨缝最宜,在拳法则为虎爪拳也。

少林七十二绝技柔骨功

柔骨功为软功内壮,属内壮之主功,俗所谓拗腰、折腿之功夫也,为学武者必须练习之软功夫,盖可使周身骨节柔软,身体轻灵,免除生硬牵掣之病,亦所以使筋骨利落之法也。
最初一步,宜从溜腿下手,故有“打拳不溜腿,一世冒失鬼”之语。所谓溜腿者,即踢单飞是也。
踢时坐腿宜挺,踢腿宜直,务须踢得高,愈高愈妙。故技击家有云“溜腿高起敏落”,踢过头顶,始为合势。踢时两足互行,晨昏各一次,每次踢百数十腿‍‌‍‍‌‍‌‍‍‍‌‍‍‌‍‍‍‌‍‍‌‍‍‍‌‍‍‍‍‌‍‌‍‌‍‌‍‍‌‍‍‍‍‍‍‍‍‍‌‍‍‌‍‍‌‍‌‍‌‍。半年之后,进而练习朝天凳。
所谓朝天凳者,即一足直立,将另一足从前面举起,以手扳之,使腿面紧贴肋际,腿底向天,直竖耳旁。亦须左右行之。
数月之后,更练一字腿,俗谓摔叉,此腿有横、竖二势。横一字腿,即两腿依原方向左右躺出,臀坐于地,两腿平贴地面,成一字形,上身挺直。竖一字腿,即两腿向前后躺出,左前右后,则右腿之面、左腿之肚两部贴地:右前左后,则反是。以上各势,皆系练习腿部。
至于练腰部,则先习狸猫伸腰、霸王举鼎、仙人作揖,并足正立,两手指交叉,及托于顶门之上,然后将上身下俯,至手心贴地为止,两腿宜挺直,勿使稍有弯曲,头与肩背部平,约一炊许,舒身休息。
此功练有成绩之后,更练翻把,即俗称为拗元宝。拗腰之法,将身向后翻转,亦以两拳贴地,身成桥洞势为止。其次更练习左右拗折,练成之后,身体可以柔软如绵,腰腿各部尤灵活异常。偃卧时可以缩做一团,环成一圈,随意屈伸。盖筋络伸缩之力,较寻常人为大,然后更习拳械,无往不宜矣。
此功练前,或以木桶盛以开水,上覆以白布,待其稍温,习者仰卧桶上,使热气蒸腰,则进步较速也。

少林七十二绝技蛤蟆功

蛤蟆功又名癞团劲,俗称举礅子,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也。盖练习肌肉之坚实,用以御敌之法,亦铁布衫功之意也。
此种功夫,须逐步练习之,不可急进。先练腕背等部,然后及于肩背胸腹,再进而达于腿股等部。此为运用功力之法,略近于软功内壮,唯专重于力,不若分水功等之以气为主而辅之以力也。
初步练习腕臂之力,以石礅最为相宜。盖举重悬身,其力固聚于腕臂之间,时常行之,力渐强而肌肉亦随之逐渐坚实,如能举至百斤之礅者,如宜僚弄丸,不觉费力时,弃械赤手行之,凭空作势,提举亦如举礅,有如练习阴拳然者,一握放一伸缩间,力聚臂上筋肉隆起,突突成小股状,则肌肉已坚实矣。
于是再练习运力,即握拳作势下垂,而力即运至头脑。运气如打秋千,则力聚于肩臂;挺肩向后,则力至胸背各部。肌肉之棱起如上述后,上部之功已大成。
于是再练中部之胸腹,其法与铁牛功、铁布衫功相同,可参酌采用之。但至肌肉坚实时,相继而练习运力之法,中部既成,则更练下部之腰腿。
其法每日站桩(即骑马势)若干时,力尽则起立散步,以舒其困,休息片刻复站之,其时间之久暂亦逐步增加,待肌肉坚实后复直立行之,则腿股之肌肉突突亦成小股矣。
再益以运送之法,全部之力可以任我之意而运用之,即刀枪亦不易伤矣。
此即技击家所谓“内炼蛤蟆气,外练筋骨皮”是也。盖虽系硬功外壮,而稍兼软功内壮也,诚祛病延年、强身御敌之良技也。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神功坊:少林壮腰健肾术

    采编:林子 ...............55.........................................55.................................. ...

  • 少林七十二绝技练法之二

    蜈蚣跳为硬功外壮,又名蛇行术,为夜战者不可缺少之艺业,亦练手足功夫之妙法,而兼练习跳跃者. 其法:先用两手掌.两足趾抵地,支拄全身,胸腹等部离地二三寸.此为初起姿势. 再将身体之中部,向上耸起成弓背形 ...

  • 少林七十二绝技练法之三

    锁指功为软功内壮,属阴柔之劲,兼阳刚之力,专练指劲之法,与鹰爪力.点石功等大同小异,亦杀手也.其不同之点如下. 鹰爪力,练指之抓劲;点石功,练指之刺劲;而锁指功,则练指之扣劲,其练法亦与上二功略异. ...

  • 少林七十二绝技练法之五

    穿帘功为软功内壮,属轻身功中之一种,平身横蹿,有如飞燕穿帘之势,故名. 我人常见江湖卖技者,演习钻刀门.钻火门等把戏,即此功也.在观者但见彼一闪身,即蹿过刀门或火门,似甚易易,特不知在练习时甚为艰难困 ...

  • 少林七十二绝技练法之七

    铁膝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专练两膝之法,在拳法中为膝风,因此部人每多不注意也.学武之人,技能不患其多,愈多愈妙.以全身各部言之,多练到一处,即少一受攻击之处,且有时亦正可利用平素不注意之处而制人也 ...

  • 少林七十二绝技练法之八

    少林七十二绝技吸阴功 吸阴功为软功内壮,属阴柔之气.其练法即将左右睾丸运气收敛于腹中,使外面不至被人损伤之法也. 有以此法重运气而入内功者,实不然也.盖内功以真气充塞全身四肢百脉以及一切穴道,水火不能 ...

  • 少林七十二绝技练法之九

    少林七十二绝技翻腾术 轻身功之一种,又名皮条功,使人遇有可以攀登之处即可随意升降腾挪. 初练之时,先徒手在地上练虎跳.小翻(即翻斤斗).腾跃等功夫.凡此种种,为学拳者所必习,即略得皮毛类皆能之,不必细 ...

  • 少林七十二绝技 vs 武当三十六功

    少林寺历代主持 和 武当掌门人 如果少林和武当切磋到底谁厉害?天下武功出少林,是武侠小说里公认的,武当祖师张三丰也是出自少林,但是在金庸的江湖中少林和武当貌似旗鼓相当!

  • 金庸武侠小说少林七十二绝技完整名单如图哪...

    金庸武侠小说少林七十二绝技完整名单如图 哪一种最厉害?

  • 【教大家传奇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卧虎功!...

    [教大家传奇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卧虎功!强大功力让对手望而生畏!几个人空手打你,挠痒痒一样!] 卧虎功,又叫俯卧桩.是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为历代少林武僧每日必修课!能够培养强大的抗击打能力!给对手以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