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端溪——憨山大师传【连载68】

第二十一章:祸起萧墙

1重修南华寺的大雄宝殿

  憨山到南华寺的最初几年,修建了多处工程,包括改风水,迁僧房,修祖殿,建禅堂等等,但南华寺西边的大雄宝殿,因工程太大,一直没有动工重修。

  万历三十六年春天,岭西道冯元成冯大人,是憨山的朋友,到曹溪来看望憨山,朝礼六祖。晚上住在寺里,梦见观音菩萨显灵,醒来后又兴奋又激动,不知道是何征兆。等到去大雄宝殿朝拜佛祖菩萨时,拜到观音菩萨像前,发现观音塑像上边的房梁已经朽烂,摇摇欲坠,非常危险。冯元成这才省悟,观音菩萨托梦,原来是为了重修大殿的事情。

  他询问憨山,为什么不修大殿。憨山说工程太大,需要经费太多,不容易募化。冯元成就大概问了问工程需要的款额,答应出力帮忙。

  随后,冯元成到端州拜见了总督戴耀,向戴耀说起了这件事。戴耀本来就是南华寺的大护法,听了以后,吃惊地说:“人都有恻隐之心,看见小孩子有掉进井里的危险,都要抢前相救。现在佛菩萨有同样的危险,我们不救,还算是人吗?”便问重修大殿的费用,冯元成按照憨山的估计报了数,戴耀摇了摇头,觉得不太准确,就下令让南韶道台派人到南华寺勘察测量,预算费用。同时,派人请憨山到端州商议。

  戴总督见到憨山后,表示愿意独立承担重修大殿的费用。戴总督对佛教是虔诚信仰,热情可嘉,但要独立承担修殿的费用,靠自己的财产是不够的,免不了要假公济私,动用国家公款。憨山是吃过官司的人,知道这里头的利害,便劝戴总督,按照佛门的惯例,设置化缘簿,向大众集资募化。

  虽然如此,戴总督仍然利用了自己的权力。他命令岭西道冯元成,设置十二份化缘簿,分摊到三司道府,每个衙门放一本,请各路官员商民随意捐款。用今天的话说,戴总督此举,有利用权势,强行摊派的嫌疑。但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样做效率很高,很快就募足了银两。

  由于戴总督的热心,募捐的银两没有直接送到南华寺,而是在总督府汇齐,在官府的大量干预下,开始重修大殿工程。据《年谱》的笼统记载,当时募到白银将近一千两,但这个数字很含糊。

  修大殿需要到广西采集大木料,这件事憨山亲自去办理。但是,当憨山采木到达端州的时候,又被热情的戴总督留下,委托憨山监督修建端州的宝月台工程,采木料的事情,戴总督交给了属下官员代理。

  三十六年冬天,宝月台修成,憨山受托,写了一篇《宝月台记》。当时,木料已经采齐,结成大木筏汇集在端江码头,憨山便亲自押运木料回曹溪动工。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知道,这次重修大殿工程,官府插手过多,除憨山外,南华寺僧人几乎无法过问此事,这无疑给憨山埋下了新的祸根。

2梦游端溪

  万历三十七年春二月,憨山押运木料,沿端江回曹溪。天气渐渐炎热起来,同时,大风大雨不止,江水暴涨,一路走得十分惊险。到羚羊峡的时候,遭遇了暴风,江中波涛汹涌,船不能前进,只好停下来避风。这里邻近端砚的产地端溪,憨山趁便,游览了一次端溪风景,并作了一篇奇特的《梦游端溪记》。

  说它奇特,乃是因为憨山的叙述比较含糊。《年谱》中说是“游端溪,有《梦游端溪记》”,而《梦游端溪记》本文中,却指出是“梦游”。憨山的文集也称作《梦游集》,他把一生的经历都称为“梦游”,大概是取“人生如梦”之义。所以,这次梦游端溪,到底是真正的“梦游”,还是“人生如梦”式的文学意义上的“梦游”?一时也说不清楚。根据佛教道教等宗教的说法,修行人到达一定的境界之后,可以出“阴神”“阳神”,离开肉体去游历外界,憨山到底是怎样游的,还是看一看《梦游端溪记》本文中的说法。

  开始,憨山说自己“神摇目眩,隐几假寐,而梦游焉。”然后,他看见“峰峦奇秀,上干重霄;怪石嵖岈。下临无地。”听见“溪流泙湃,激隙冲岩;如考洪钟,而击鼍鼓。其声自天,隐隐窿窿,不知所从。将谓蛟龙之堀宅,神人之洞府,空谷之足音也。”

  他十分高兴,便叫了渔父,划了只小船,进入端溪。过了一会,风雨停了,雾气也消退了,山色清晰起来。憨山脱了鞋子,一手提着衣襟,一手拄着拐棍,上岸步行。在溪边走了一百多步,到了山脚下,看见荒芜的草木丛中,有一个神坛,他便在石头上休息了一会。又走了几十步,忽然听见奇异的巨响,不知道从哪里发出,循声找了半天,方才明白巨响是从幽壑悬岩中发出。渔父告诉他,这里正是出产上等端砚的端溪小岩,采砚石的岩洞被溪水冲击,所以发出奇妙的声响。憨山倾听了许久,感叹说:“噫!斯庄生所谓地籁者乎?何其殊音妙响,若是之奇也!”

  接着,他又爬上左边的山顶,向下俯瞰,看见山腰像城墙雉堞一样的东西,正是以前监督采石的官署遗迹。又向东过了小岭,看见双岭夹一涧,下边是采石场,到处是采砚石遗留下来的边角料,形状、颜色、质地,都非常好,只是没有实用价值。

  他又下岭向东,来到端溪大岩,景色绮丽,而采石的洞穴藏在溪水之下。渔父告诉他,以前朝廷采石,要在冬季水浅的时候进行。或者,临时把水车出来,露出岩洞,才能采石。憨山感慨地说:“由是而知端砚注水而不饮者,生于水也。”

  又看到一处古墓,碑碣上写着墓主陈孟辅的名字。传说是前朝的采砚使,病故在任上,朝廷赐葬于此。

  憨山在溪中尽情地游嬉,欣赏被溪水冲刷得十分漂亮的残石,发了许多感慨。最后,还和童子渔父,捡拾了许多小片的美石,正在玩得高兴,忽然风雨雷电大作,天气又变坏了,憨山一行急忙出溪,回到端江的船上。

  一声疾雷响过,憨山一梦惊醒,“顿失向来之所有”。他推开船篷,叹息着遥望万山中的烟笼云幕,然后就写下了这篇《梦游端溪记》。

(0)

相关推荐

  • 中国著名的30个禅寺(续二)

    中国著名的30个禅寺 21, 竹林寺 徐州竹林寺 竹林寺为徐州八大古寺之一,坐落于徐州市和平大桥东首的骆驼山(今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兵马俑路1号),距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历史.竹林寺初名青园寺,净检 ...

  • 古刹佛光—从五台山到云冈石窟【7】善化寺

    7月22日中午到了大同善化寺前面的广场.善化寺南面是大同的古城墙,一座巍峨的永泰门城楼与善化寺隔路相望.在帝都长大的我们,少年和青年经常在城门洞下面穿行,照一眼就知道大同的城墙真地道,高大雄伟,坚固险 ...

  • 【微山风物】夏镇泰山奶奶庙与泰山庙会

    如果说大运河是飘在祖国大地上的一条银丝线,那么微山湖便是串在这条银丝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微山湖虽然很年轻,微山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最远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她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民 ...

  • 泉州杂谈 020:开元寺大雄宝殿的异国情调

    泉州是全球首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世界宗教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东亚文化之都.宋元时期的泉州是世界性的大港,海上丝绸之路将它与印度.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紧密相连.中西之间除了"涨海声中万 ...

  • 何谓憨山?——憨山大师传【连载(95)】

    何谓憨山?(代序) 1第一标题 题 "憨" 憨有痴呆的意思,又有天真.纯朴的意思.使用起来,语气比较亲切,没有太多的贬义.在下是北方人,从小经常被人称做"憨憨" ...

  • 不坏金身——憨山大师传【连载(94)】

    第二十六章:涅槃寂静 1第一标题 题 8金刚不坏的肉身 据负责运送灵龛的晏日瑞和慈力.广成等人说,灵龛在途中曾有许多神异变化.刚开始,是四个人抬着走,并不觉得沉重.但到了濛里码头,弃船上岸时,八个人抬 ...

  • 争夺遗体——憨山大师传【连载(93)】

    第二十六章:涅槃寂静 1第一标题 题 6隆重的后事 大师去世的消息传到韶阳,太守张三星立即派遣官员来吊唁,并且主持封龛仪式. 萧玄圃离开曹溪只有五天,还在雄州.他听说以后,非常赞叹,说:"大 ...

  • 涅槃寂静——憨山大师传【连载(92)】

    第二十六章:涅槃寂静 1第一标题 题 4从容辞世 憨山大师对自己的辞世时间,早就心中有数,体现出修行有素的大德风范. 八月,大师派侍者去感谢吴生白的护法诚心,临行嘱咐说:"即使是佛祖,也非常 ...

  • 回归曹溪——憨山大师传【连载(91)】

    第二十六章:涅槃寂静 1第一标题 题 1回归曹溪 明天启二年(1622)十一月十日,七十七岁的憨山大师在僧俗弟子的再三请求下,离开了隐居五年多的江西庐山五乳峰法云寺,回归广东曹溪南华寺. 这是一件很有 ...

  • 著书庐山——憨山大师传【连载(90)】

    第二十五章:归隐庐山 1第一标题 题 5回归曹溪的因缘 憨山大师于万历四十五年归隐庐山,兴建起了五乳峰法云寺,准备在这个地方安居养老.但是,因缘际会,请求他回归曹溪南华寺的呼声越来越高. 万历四十七年 ...

  • 归隐庐山——憨山大师传【连载(89)】

    第二十五章:归隐庐山 1第一标题 题 3营建五乳峰法云寺 憨山师徒一行,告别了刘玉受,继续乘船出发.有位吏部官员崔鹤楼,赶来拜会憨山,听说已经出发,便乘船追赶,终于在长江上会晤,畅谈而别. 五月十六日 ...

  • 异梦传说——憨山大师传【连载(88)】

    第二十五章:归隐庐山 1第一标题 题 1在江苏一带的游历 憨山师徒离开浙江,进入江苏境内,仍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可以说是东游余韵. 在苏州,受到雪浪洪恩门下弟子巢松.一雨两位法师的欢迎,他们把憨山师徒 ...

  • 告别杭州——憨山大师传【连载(87)】

    第二十四章:菩萨应世 1第一标题 题 11补叙东游的其它故事和著述 东游期间,憨山除了在径山.云栖.净慈等地活动外,还漫游了杭州附近的名胜,如灵隐.三竺.西山等.这段时期的著述也比较多.除了给紫柏.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