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眼头条】古代背景融合现代式价值,爱奇艺轻古装剧《明月曾照江东寒》靠什么得到年轻人?
“总是在一本正经走剧情的时候,时不时来一下冷幽默。”
“不是传统古装爽文,爽文该有的要素反着来,剧情细想一下,能笑晕过去。”
《明月曾照江东寒》的豆瓣短评区,一片欢乐。
这部改编自丁墨的同名小说,由新生代演员于朦胧、邢菲主演的轻武侠爱情剧,讲述了古灵精怪少女战清泓和腹黑病娇公子林放闯荡江湖、嬉笑怒骂的成长故事。借着反套路的设定、“沈浪、朱七七”20年后再同框等话题,上线初期该剧在各个维度热度均飙升,猫眼数据显示,播出不久就登上站内飙升榜第一和热播榜第三。开播当日,于朦胧就凭借《明月曾照江东寒》登上了FUNJI热剧艺人日榜榜单第七位。

随着大体量古装题材显著减少,轻古装成为了另一个争抢的高地。而轻体量古装剧,能够迅速地在年轻人的片单之中博得一席之位,究竟需要做对什么?我们复盘了正在热播的《明月曾照江东寒》,试图找找解题思路。
古装场景创造代入感,情感共鸣是关键
近几年,古装题材快速更迭,大体量项目数量锐减,轻古装兴起,迅速占领了市场,得到了年轻用户的广泛关注。其中,除了常规的匹配年轻用户口味的角色设定和故事设置,能否引发群体性共鸣,更是成为了此类剧集打入年轻群体的关键创新方向。
以《明月曾照江东寒》为例,最值得关注的便是对现代元素的包装运用。

无论是角色设定、情感线、还是故事文本,这部剧都巧妙地折射了当下年轻一代对于爱情、亲情、成长的困惑与期待。
战清泓,跳脱飞扬,在闯荡江湖之前,她的日常是与父亲切磋武艺、看父母撒狗粮,像极了年轻人吐槽“回家一周是小皇帝,两周日日被嫌弃”的各类名场面;而为扬名天下挑战高手,去参加武林争霸,也让弹幕充满了“这不就是我们刚毕业那会无所畏惧的样子吗?”的感慨。
虽然《明月曾照江东寒》的时代背景是在古代,但通过相似的成长故事和现代式的文本设置,引发了当代年轻群体的情感共鸣。
其次是代入感带来的思考。战清泓与林放、温宥等人闯荡江湖的经历,让正在观剧的观众代入了现实的自己——初来乍到时无惧无畏、青春懵懂期的迷茫和成长与追寻理想过程的磕磕绊绊。
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过去,类似温宥这样,为了家族使命和士族荣光不得不放弃爱情的男二号角色,往往会成为观众的集中吐槽地,观众心中对于角色有着上帝视角的完美期待。

但在《明月曾照江东寒》当中,剧情已经给到了温宥与战清泓这段感情抉择的铺垫,弹幕里出现较多的,是心疼与理解。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异性讨论,与当下年轻人同样面对着“父母在不远游”与“去远方追求理想”的矛盾不无关系。
家族使命是亲情的要求,而爱情是理想的一部分,无数年轻人也曾如温宥般,需要在回家乡陪伴父母还是闯荡寻梦中做出选择。
《明月曾照江东寒》将当代的思维、情感融进了架空背景的古代语境中,并配以幽默的戏剧效果进行呈现。把“有意思”和“有意义”进行了完美兼容,赚取笑声、眼泪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而从创作层面来说,这样能够跨越时代背景,串联观众情感的创新,也是对轻古装剧剧情的新解读和新思考。
现代语境刻画热血群像,精神文化是内核
虽是一部轻古装类型剧集,但从《明月曾照江东寒》整体的内容文本来看,全剧故事在世界观的塑造上,没有被“轻体量”限制住,反而充分发挥了“轻古装”的题材优势。
一方面,限定古装背景为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故事可能性,诸如江湖争霸、家族纷争等;另一方面,古装背景和当代价值观的植入,也为内容方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那么要如何在古代语境下完成现代式价值观的传递?
《明月曾照江东寒》的方法,便是角色设定上从当代两性平等、独立个性化的现代价值观切入。近几年,她文化显著崛起,当代受众显然更倾向于自由、理性、平等的人物角色关系。
因此,《明月曾照江东寒》选择了女性视角切入,设定男主林放是一个腹黑病娇零武力值的盟主,再搭配上洒脱可爱热血的女主战清泓。这其中的关键是“救赎”与“守护”的反向操作。

这个故事,不再是男主拯救女主的俗套情节,反而是身穿铠甲的少女守护腹黑公子的反“灰姑娘”式设定。这是该剧能够建立年轻化世界观的重要大方向。其他剧中角色设定也都融入现代式的价值体系。如侍女小蓝等角色,也摆脱了古装剧的尊卑有序的传统设定。这与当下追求独立、平等、个性化的青年精神不谋而合。
更重要的是,相比较于传统古装剧的人物靠主角光环搞事业,这部剧集花费了更多的篇幅来描绘携手成长的故事。虽然林放、战清泓与温宥三人之间,有复杂的感情发展,但这并不影响三人保持江湖儿女的侠气。

林放追求武林盟主之位,是因为家仇和国危,他之所以能够说服如胭脂、温宥等人成为同行者,正是因为那份正气与磊落的侠义。
《明月曾照江东寒》融合了古代语境下的侠义之道与现代式的平等个性精神内核,凸显传统文化里正向的积极精神,并鼓励当代年轻人勇敢闯荡、保持初心。
爱奇艺,搅动年轻人的江湖
正如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日前第八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所说,伴随着网络视听用户规模的突破,用户的类型和对内容的需求也在不断更迭和细分,分众化必然是大势所趋,行业呼唤更多满足不同圈层用户的优秀作品。
轻古装作为能够直接触达年轻用户,尤其是年轻女性的类型剧,如何通过更多元、更创新的表现形式,贯彻年轻化的价值体系,创造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观看体验,就成为行业上游需要思考的命题。从这个角度出发,爱奇艺不断扩展内容版图,在和年轻观众保持长期交流当中,建立起了良好的沟通机制和用户土壤,依靠着对市场方向的敏锐洞察,深耕轻古装类型,以此实现对年轻一代的精神观照。

在《明月曾照江东寒》之前,爱奇艺早早推出了《从前有座灵剑山》《漂亮书生》《三嫁惹君心》等轻古装剧集。这些剧集都具有同一个特征:通过有趣的表达和叙事,塑造积极有活力的主角形象,传递具备正向能量的现代理念。
其中,《漂亮书生》以古代学堂为承载,融入了现代教育精神和网络流行文化,女扮男装虽然不新鲜,但该剧塑造了缺乏原生资本但独立乐观的女主形象,不仅让观众产生代入感,也暗合了青年人勇于奋斗的正向精神价值。
还在热播的《明月曾照江东寒》,则是将轻喜元素的文本做到极致。女主战清泓全程金句不断——“在家靠父母,出门在外当然是靠父母的钱了”、 “我都看了自己二十多年,还是觉得很好看”等等。

这种在台词和背景上大量铺设细节的操作,用四两拨千斤的年轻化表达,牢牢地抓住了年轻用户的喜好趋势。
而在《三嫁惹君心》当中,那段男女主关于“恋爱观”的对话,更是让人仿佛置身当代婚恋分析场——爱情是理想主义感性视角里的“感情像酿酒,越沉淀越香,价值不能用钱衡量”,还是理智实用派的“过日子睁眼就要花钱,把钱财之事理清将来才不会吵翻天。”
无论什么时代,爱情和婚恋的相关问题都是难解且没有标准答案的,《三嫁惹君心》选择将这个核心议题贯彻该剧全篇,并做出颇具现代意义的讨论,立意也就拉高了。

尽管上述三部轻古装剧集,在呈现方式上做出了很大的差异化区分,但就核心主题与价值表达来说,都具备共同特质,而这种尝试也俘获了大批的年轻用户,让他们在看剧的同时,获得现代生活和价值的投射。
从这个方面来看,爱奇艺在如何创新剧集内容题材、拓展年轻化表达、满足年轻用户内容需求方面的方法论,的确值得关注。
【一】国家广电总局领导探班《光荣与梦想》,“这一定是部精品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