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宣德炉介绍
目前宣德炉的收藏方向是,从低端到中端,再到高端市场行情。一般是以低端市场为入口,阶梯上升。藏家的队伍不断扩大,存在着大量精品宣德炉出手情况。而从拍卖市场结果分析,近些年来,宣德炉的成 交价格从几十万到几百万,2009年全国宣德炉的成 交价已经突破了2亿元人民币。

失蜡法制作宣炉,是无可争议的,因为这项技术早已经成熟,且有记载制作宣炉用料里面有石蜡。铸造完成后,再去修刻底款应该没有必要,且没有任何意义。后世仿制宣德官款者,为了底款清晰有力,多有显著的修刻痕迹,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宣德炉真品有自然均匀的磨损,特别是在足底。伪品无磨损或人为打磨。款铸得越精越奇就越能帮助断代,而铜炉的价值也越高。宣德炉在明、清以及民国均有铸造,但如何判定年代的早晚呢?从整体造型上来说,明代铜炉的整体风格是雅致、浑厚。

宣德炉的造型大多参照了上古青铜器和宋瓷两个体系,《宣德鼎彝谱》也提供了宣德炉的经典造型,如冲耳炉、簋式炉、鬲式炉等。据说宣德皇帝会利用宫里留下来的铜器或瓷器作为造型的基准,所以像故宫博物院旧藏的哥窑,以及其他造型的宋代瓷炉造型也在宣德炉里边有所反映。然而同样是冲耳炉,明清两代都有铸造,必须通过一些细微变化来判定年代和真伪。一般规律是,明向清过度,炉身从矮向高的渐变提示了炉子的年代特征。这仅仅是坚定地一个方面,整个鉴赏必须从造型、质地、皮色、款识四个方向展开。
传世的宣德炉很少很少,且价格为天文数字,非常昂贵。因此,各朝历代都纷纷仿制,如今很多仿品充斥市场,无论到哪个旧货市场或古玩店,均可见到“大明宣德年制”款的宣德炉,然而如果想从这里找到真宣德炉简直是大海捞针,但事物不是绝 对的,河里总会有鱼,也许我们会在某个古董摊上遇到真品,那么你如何断定它的真伪?这就需要你掌握一些鉴定知识。其实古玩中最容易鉴别的就是宣德炉,因为真伪之间相差太悬殊了,通常认为不易鉴别的,是因为没有见过真的宣德炉,一旦见过真的宣德炉,真假优良一目了然。鉴别时,首先要知道真宣德炉选用的是一种风磨铜。反复提炼,同时铜中加入金、银等贵金属,这样,愈烧愈纯,金银等贵金属便浮于表面,轻轻擦拭,便泛出光泽,所以说铜质非常精细,而作假者不知其内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不了解其比例,因此从铜质上能鉴别真伪,须看宣德炉底、足,露铜精者为真,粗劣者为假。

根据中国冶铜行业发展阶段来看,当时只有青铜和红铜(纯铜)两种。考古发现证实,明代嘉靖年间才开始大批冶炼黄铜(制造铜钱)。黄铜之所以在中原地区出现较晚,是因为形成黄铜合金需要锌,而锌是很难单独提炼的。此前中国历史上在平原地区也偶尔出现过黄铜制品,但那是得益于铜锌共生矿,而非有意识地对锌的单独提炼。“风磨铜”其实就是一种黄铜,是一种黄澄澄的铜锌合金。毫无疑问,正是这一特点才使宣德皇帝龙心大悦。
说起“香炉”,得先说几句我国古代的焚香习俗。古时候,通常人们为了礼仪而将衣服薰上香气,但更多的,是古代文人雅士喜欢在读书、写字的书房内,焚上一柱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中国早在汉代以前就出现了陶、瓷、铜、铁、瓦为材料制成的香炉。元末明初随着铜器铸造业的迅速发展,原先其它材料的香炉,逐渐被铜香炉所取代,明代宣德年间成为铜香炉制作的巅 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