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五味,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自古以来,就有四气五味之说,且一直沿袭至今。每味药物都有一定的性和味,而药物的四气五味也是很多中医人的盲点,药物性味总是傻傻分不清。到底何为四气五味?四气是什么,五味又是什么?且看正文!

什么是四气

“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它反映了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作用倾向,为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如患者表现为高热烦渴、面红目赤、咽喉肿痛、脉洪数,属于阳热证,用石膏、知母、栀子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寒凉的。

反之,如患者表现为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脘腹冷痛、脉微欲绝,属于阴寒证,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药物治疗后,上述症状得以缓解或消除,说明它们的药性是温热的。

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清化热痰、清心开窍、凉肝息风等作用,而温热药则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引火归原、回阳救逆等作用。

什么是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有些还具有淡味或涩味,因而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

1 、辛

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一般来讲,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有辛味,用于表证及气血阻滞之证。如苏叶发散风寒,木香行气除胀,川芎活血化瘀等。

此外,《黄帝内经》云“辛以润之”,就是说辛味药还有润养的作用,如款冬花润肺止咳,菟丝子滋养补肾等。大多数辛味药以行散为功。

2、甘

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一般来讲,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制止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多用于正气虚弱、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几个方面。

如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饴糖缓急止痛,甘草调和药性并解药食中毒等。

3、酸

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一般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有酸味,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滑肠、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症。

如五味子固表止汗,乌梅敛肺止咳,五倍子涩肠止泻,山茱萸涩精止遗,赤石脂固崩止带等。

4、苦

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

一般来讲,清热泻火、下气平喘、降逆止呕、通利大便、清热燥湿、苦温燥湿、泻火存阴的药物多具有苦味,用于热证、火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

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杏仁、葶苈子降气平喘,半夏、陈皮降逆止呕,大黄、枳实泻热通便,龙胆草、黄连清热燥湿,苍术、厚朴苦温燥湿,知母、黄柏泻火存阴等。

5、咸

咸,“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一般来讲,泻下或润下通便及软化坚硬、消散结块的药物多具有咸味,用于大便燥结、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如芒硝泻热通便,海藻、牡蛎消散瘿瘤,鳖甲软坚消癥等。

6、淡

淡,“能渗能利”,具有渗湿、利小便的作用。有些利水渗湿的药物味淡,多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如薏苡仁、通草、灯心草、茯苓、猪苓、泽泻等。由于《神农本草经》未提淡味,后世医家主张“淡附于甘”,故只言五味,不称六味。

7、涩

涩,与酸味药的作用相似,多用于虚汗、泄泻、尿频、遗精、滑精、出血等症。

如莲子固精止带,禹余粮涩肠止泻,乌贼骨收涩止血等。本草文献常以酸味代表涩味功效,或与酸味并列,标明药性。

气味不同,作用有别,如黄连苦寒,党参甘温,黄连功能清热燥湿,党参则补中益气。而气同味异、味同气异的药物作用各有不同。

如麻黄、杏仁、大枣、乌梅、肉苁蓉同属温性,由于五味不同,麻黄辛温散寒解表,杏仁苦温下气止咳,大枣甘温补脾益气,乌梅酸温敛肺涩肠,肉苁蓉咸温补肾助阳。

四气五味,是所有药材(中医是一切皆可入药的)产生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客观存在的,就像WIFI信号,你能使用它连上网,却看不见摸不着它,那么,它就是不存在的吗?它的确存在,不然你也连不上网了。

气与味决定了药材的作用,气秉受于天,味秉受于地。人亦秉受于天,秉受于地,故产生生命。

四气秉受于天,五味秉受于地,这句话怎么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呢?

四气属阳好比能量,五味属阴好比物质、营养成份。十年的人参,要比一年的人参价值高,为什么?因为气足!天,对应的是时间,地球上的生命生长都需要时间,时间就是太阳的能量在生命体的蓄积,这个能量就是其生命力,尤其是补气类的药物,时间积累越长,所积淀下来的秉受于天的气,蓄积的能量就越足。

古人常说,气足不思食,然而现在很多人却是怎么吃都吃不饱,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现在很多食物都是温室大棚作物,违背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反季节,转基因,那么,它的气就不足。而且,你尝起来,觉得它味道不够,或者觉得它根本没有味道,这就是《内经》里的论述,“非时之食,不食”!

常见食物的性、味、功效一览表 | (值得收藏)

食性

品名

主要食疗功效

韭菜

温中行气、活血、补虚益阳,可治阳痿

芥菜

益肺利气、消痰和胃、辅治寒性咳嗽、痰多色白之症

祛风、发汗、解毒、消肿,可治风寒感冒、面目浮肿

胡葱

温中下气、可治水肿

大蒜

杀虫、解毒、消积、健胃、降低胆固醇、强血压、降血糖

生姜

解丧祛散寒、止呕开痰、解毒止泄、治风寒感冒

大头菜

辛甘苦

温脾胃、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寒积腹痛

魔芋

化痰解结、防止便秘、肠道清道夫、可防肠癌、降血压

芦笋

微温

苦甘

俗称龙须菜,健脾益气、滋阴润燥、生津解渴、抗癌解毒

南瓜

补中益气、解毒杀虫、防治糖尿病、通便

金瓜

辛甘微酸

补中益气、利湿健脾、润肺、消食、清火、减肥

刀豆

温中下气、益肾补元

辣椒

大热

温中除湿去寒、开胃消食、发汗、抗癌、杀虫

莴苣

寒凉

甘苦

清热凉血、利尿、痛乳

慈菇

甘苦

行血通淋、润肺止咳、消暑解毒、对肺结核、尿路感染有一定疗效

竹笋

消食化痰、透疹解毒、利尿、防止便秘、减肥

茭白

解热毒、通利二便、清热止痢

消瘀清热、止血健胃

番茄

甘酸

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解毒、止血降压、利尿

苦瓜

养血滋肝和脾补肾、清热祛暑、明目、降血糖、可治糖尿

莼菜

清热解毒、止呕

地耳

解热明目利肠道、可治目赤、夜盲、大便干结

水芹

清热利水、化痰下气

旱芹

甘苦

平肝清热、治高血压、祛风利湿、降血压

菠菜

养血止血、通利肠胃、止渴润燥、治便血

苋菜

清热解毒、收敛止血、抗菌消炎、治急性肠炎、咽喉炎

油菜

活血祛瘀、消肿散结

马兰头

清热、凉血、利湿解毒、治咽喉炎、扁桃体炎、高血压、眼底出血

萝卜

甘辛

通气行气、健胃消食、止咳化痰、减肥

茄子

活血散瘀、清热、消肿止痛、祛风通络、降胆固醇

黄瓜

清热利水、除湿、滑肠、可治咽喉肿痛、目赤、美容

冬瓜

凉微寒

甘淡

润肺、消痰、清热解毒、利尿、止咳、除暑、可治水肿

丝瓜

清热化痰、凉血解毒、通络利尿、下乳

蘑菇

健脾开胃、理气化痰、可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抗癌

塌棵菜

解热和胃、通便、可治痛肿、便秘

绿豆芽

清热利水通便

枸杞菜

甘苦

清热补虚、养肝明目、可用于视力减退、夜盲

青菜

清热解烦、通利肠胃、治便秘、热咳

黄芽菜

平微寒

养胃消食、有抗癌作用

芥菜

和脾利水止血、明目、降压、可治水肿、高血压

卷心菜

补肾强骨、填髓健脑、止胃痛、促进溃疡愈合

莴苣

辛甘

补脾助消化、清热养心、消痰、通便

草头

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利大小肠、治尿路结石

洋葱

清热化痰、解毒杀虫、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黄花菜

平微凉

养血平肝、利湿清热、利尿消肿、镇静安眠

芋头

甘辛

散结、治无名肿毒、烧烫伤

山药

补中益气、治消渴、健身延年

百合

甘微苦

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痨久咳、脚气浮肿

胡萝卜

降压、强心、抗炎、抗过敏、预防肺癌

马铃薯

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可治胃病、习惯性便秘

北瓜

甘微苦

治肺阴不足、喘咳、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有一定疗效

香菇

益胃气、托痘疹、防治癌症

黑木耳

补气益智生血、可治贫血、肢体麻木、减低血液凝块、抗癌

扁豆

健脾和胃、消暑化湿、治脾癌食少

豌豆

和中下气、利小便

豇豆

健脾益气、治腮腺炎

花菜

平微凉

清热健脾、养胃、抗癌

生菜

清热解毒利湿、治痔疮

毛豆

健脾宽中、润燥消水

黄豆芽

平凉

清热利湿、润燥消肿、养胃健脑

云豆

甘淡

滋阴、利尿消肿

豆腐皮

甘淡

清热止咳养胃

豆豉

甘微苦

发汗解表、治急性胃炎

竹荪

补气止痛、可减少腹壁脂肪地储积而减肥

平菇

散寒舒筋活络、降压、降胆固醇

金针菇

防治肝病、促进记忆、降低胆固醇

草菇

散寒、舒筋活络、治腰酸腿软、肢体麻木、降血压

猴头菇

利五脏、助消化、治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历来重视药物的四气五味,要求学医的人必须首先分清每一种药物的气味,掌握药物的药性和功效,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组方用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不懂药性,不管临床诊断水平如何高明,辨证分析如何准确,也是很难做到正确用药治疗的,最终会直接影响到治病的效果,更难以实现药到病除的至高水平。饮食物也是一样,如果不了解某种食物的性味,就无法做到“食有所宜”,不知道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应该吃什么、怎么吃。也不懂得如何根据体质、时节进行饮食搭配,更谈不上指导人们食疗养生了。

《内经》认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水具有寒凉的性质,有润泽和向下流动的特点,属于阴;火具有炎热的性质,有蒸腾和向上燃烧的特点,属于阳。用阴阳区分药物和饮食物的气味,那么无形质的气为阳,有形质的味为阴。

药物和饮食物的味能够滋养形体,给身体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基础;药物和饮食物的气能够激发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使身体各部分的功能活动维持正常。举个例子说,甜味或酸味的药食,多有滋补身体的作用,如米、面等谷物,各种水果等。温热的药食,可补充身体热能;寒凉性的药食,能降温清热。比如在受寒的时候喝点热姜汤、热辣汤、白酒等这些气属温热性的饮食物,就能有效祛除体内的寒气;夏季炎热,喝些绿豆粥、冰糖银耳汤、西瓜汁、冰红茶等气属寒凉性的饮品,就可散去体内郁热。

如有人过多食用荔枝,导致身体燥热,面部潮红,口鼻干燥,流鼻血,这是吃荔枝过多引起了内热。吃清热凉血的药物,才消除上述症状。如果不了解荔枝是属于味甘性温的水果,结果就会吃出病来。无论是甘温的药物还是甘温的食物,都能够起到温补阳气的作用。如果身体健康强壮、阳气充足的人,食用甘温的食物或药物过多,就会导致身体阳气偏盛,滋生内热,引发疾病。

因此,要想运用食物调养身体,第一步要做到的就是辨别食物的气味,然后才能进一步了解它的功效和作用。

四气五味决定药食功效

《内经》认为:“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所说的阴阳气味,不仅指药物而言,同样也包括饮食物在内。

一般而论,药食各自所具的功效,及其所能发挥的多种治疗作用,取决于其气味。

气味有厚薄之分、阴阳之别。五味表现鲜明、比较浓厚的,比如咖啡、酸枣、辣椒、海带等属于味厚之品;不太明显的,如微苦、微酸、微辣类就属于味薄之品。四气当中,温、热属于阳性,寒、凉属于阴性;热或寒属于气厚之品,气温或气凉属于气薄之品。

五味当中,辛、甘之味属于阳性,能够温补、升散;酸味、苦味和咸味,都是属于阴性,酸味能够上涌,苦味能够泻火,咸味能够软坚。在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具有渗湿利水的作用。

由此可知,薄荷(辛凉)、菊花(甘平)可以清利头目,荷叶(辛凉)可升清益胃,生姜(辛温)可温中养胃;而茗茶(微苦寒)可消食清热、祛痰利肠,白芍(酸寒)可养阴生津,莲子(苦寒)能清心降火,海带(咸寒)能够消痰散结,西瓜(甘淡寒)能够益气生津,清暑利尿。

《内经》中的药食气味理论是中国古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般规律,它是中药学和食疗养生学的理论基础,也是“药食同源”理论的根本所在。

中医治病,历来遵循两个重要原则:一是“食养正气”,即在身体无病的情况下,或日常养生,或身体虚弱需要补养的时候,要尽量用调整饮食的方法来扶持正气。二是“药以攻邪”,即在身体有病的时候,要用各种气味比较明显、功力比较大的药物来配伍组方,以祛除病邪。

无论是通过饮食调理还是用药物治疗,都必须首先了解饮食和药物的性味功能,才能正确运用,取得显著效果。

如果不分身体状况、疾病特点,无视体质类型、气候地域等差异,跟风似的听说什么好就一味地大吃特吃,时间长了,势必会吃出问题,也容易因为偏食某味而引起新的疾病发生。

多了解一些中医养生知识,就能增加分辨是非真假的能力,避免盲目跟风、盲从食疗,上当受骗。

中药:四气五味,调和阴阳

中医治疗疾病,除了必须对病人的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以外,还必须较为熟练地掌握中草药的性能,才能正确作用于临床。

中药的性能是指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中药的性能又称药性。药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中药品种众多,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例如大黄可以治疗便秘,紫苏可以治疗感冒,黄耆可以治疗气虚,蒲公英可以治疗痈疖、疔疮等,不同的病症就需要选用不同的中药来治疗。

四性:寒、热、温、凉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人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痈疮、疔疖、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可以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一般来说,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四性

属性

作用

代表药材

祛寒补虚

红枣、黄耆、当归、川芎

祛寒、消除寒证

肉桂

清热解暑

金银花、黄连、大黄、生地黄

降火气、减轻热症

菊花、西洋参、罗汉果

健脾开胃、强壮补虚

枸杞、芝麻、芡实、银耳

五味:辛、甘、酸、苦、咸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

另外,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例如芦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可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等;紫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

一般说,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例如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相同,或为苦寒,或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样是甘味药,但气有所不同,或为甘温,或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耆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所以,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

五味

作用

代表药材

注意事项

发散、行气或润养等

发汗、行气与某些补养的药物,如薄荷、川芎、茴香、肉桂等

食用过多容易耗气伤津,导致便秘、火气大

滋补、和中或缓急

滋补性及调和药性,如五倍子、五味紫、山楂等

食用过多容易损伤筋骨,感冒者不宜食用

收敛、固涩、止汗、止渴

带有酸味的药物,如人参、甘草、红枣、黄耆等

食用过多容易伤齿、发胖。上腹闷涨、糖尿病患者宜少食用。

泻火、燥湿、通泄、下降

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作用的药物,如黄连、白果、杏仁、大黄等

食用过多易导致消化不良。有胃病、便秘、口干舌燥、干咳体热者不宜多服。

软坚、散结或泻下

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如芒硝、草决明、茴香等

食用过多易使血压升高、造成心血管疾病,中风者忌食过量

中药常识:中药之四气五味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倾向(性质),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药性分寒温,不晚于西汉时代。“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则是首先由《本经》提出的。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温次于热,凉次于寒,即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予以区别,这是对中药四气程度不同的进一步区分)。

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其寒热偏性不明显,实际上也有偏温偏凉的不同,称其性平是相对而言的,仍未超出四性的范围。故四性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四气的确定】

药性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故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病证寒热为基准。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四肢厥冷、脉沉无力等寒证具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四气的作用】

一般来讲,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

五味 本义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

药物和食物的滋味不止五种,辛甘酸苦咸是五种最基本的滋味。此外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故习称五味。

药食的滋味是通过口尝而得知的。由于药食“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因此古人很自然地将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并用滋味解释药食的作用,这就是最初的“滋味说”。

【五味的作用】

《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同时还论述了过食、偏嗜五味对五脏系统的损害。这些损害有种种表现,总其大要,或直接损伤本脏,或伐其所胜而伤及他脏。故《内经》又提出了“五禁”等告诫。这些论述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在《内经》论述的基础上,后世对五味的作用作了进一步补充发挥,综合前人的论述和用药经验,分述如下:

辛——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甘能补、能缓、能和,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酸——酸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苦能泻、能燥、能坚。

咸——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五味的确定】

① 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

② 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③ 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

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

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

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

性味合参

① 性和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能。

② 味同气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紫苏、薄荷皆有辛味,能发散表邪,但紫苏辛温,能发散风寒;薄荷辛凉,能发散风热。麦冬、黄芪皆有甘味,前者甘凉,有养阴生津作用;后者甘温,有温养中焦,补中益气作用。

③ 气同味异者,作用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黄连、生地黄均性寒,皆能清热,用治热证。但黄连苦寒,清热燥湿,主治湿热证。生地黄甘寒,能清热养阴,用治虚热证。

由于性和味都属于性能范畴,只反映药物作用的共性和基本特点,因此不仅要性味合参,还必须与药物的具体功效结合起来,方能得到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因此,性味与功效合参尤为重要。

怎么记忆中药的性味归经作用?

其实从药名上也可以看出它的功效,比方说“××藤”一般都有去风湿的效果,“××仁”或者“××子”有通便的效果,调经药大部分都和女子有关,比如说“泽兰”“益母草”这些仔细看一下就会明白,再比如“鸡血藤”既带“血”字又带“藤”字,就可以想到它的效果了。还有根据药的颜色,质地也可以推测。质地沉的都主降,一般有收涩,安神的作用。质地轻的主升,比如花类(悬覆花除外),还有颜色可以和归经联系。另外一个有用的方法,就是在方剂中记住它的作用

二.【使用注意】反藜芦。 孕妇慎用

三.怎样记住归经作用,这就要首先记住四气五味在中药运用作中的作用.

四气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能清热.如黄连,热或能温中去寒,如干姜.

还有一些药寒,热不甚明显,作用比较缓和的药,成为平性药,亦有点称为

微热微寒.<< 神能本草经.>中有:"疗寒以热,疗热以寒药."即为基本知识.

五味就是辛,甘,苦,咸五种滋味. 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中医中酸收、甘缓、苦泻、辛走、咸润的意思
(辛甘酸苦咸属于中药的五味.

辛走是指辛能行散,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一般治表证的药物都有该味.

甘缓是指甘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用,有些还能解药食中毒.

酸收是指它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如山茱萸涩精敛汗.

苦泄是指它能泄,能燥.有通泄,清泄,燥湿,降泄等.

咸润是指它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

还有,淡有渗湿利水的作用.).一般来说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五味辛,能撒,发汗,行气血.  如麻黄味辛入肺能发汗,如膀胱能利水.

甘为补益和缓,如甘草.味酸,收敛,固涩,如五味子.苦味泻热燥湿.如大黄.

栀子.咸味,软坚散结,如芒硝有什么方法很快把中药中药学补起来,在记住中药四气五味归经基础上这

味中药属于哪个章节的,这一章节有那些药物,这一张节药性大体属于什么

性质,是温性,还是寒性.根据它们的治疗作用大体上都入那些经.它们的共

性功能是什么,单味功能又有什么不同,最后要记住每位中药它是属于哪个

四.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一般止汗、止咳、止泻、固精药多具酸味,主治多汗、久咳、泻痢、遗精、遗尿等证。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一般清热、泻火、通便、燥湿药多具苦味 ,主治热证、火证、湿证。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

五.一)辛

1治疗作用: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2不良反应:辛味药多大能耗气伤阴。

(二)甘

1治疗作用:能补助、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品性等作用。

2不良作用: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三)酸

1治疗作用: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2不良反应: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

(四)苦

1治疗作用:能泄、能燥、能坚、能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二指苦能降泄;三指苦能清泄,能燥指苦燥显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即泻火存阴,二指坚厚肠胃。

2不良作用:能伤津、伐胃。

(五)咸

1治疗作用: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肠作用。

2不良作用:多食咸则脉凝冷而变色”能伤脾胃。

六.记中药应分好层次,先记大的分类,然后记小的分类,再记小的分类中所有的药物名称,最后记药物的功效。

如:提到清热药,你就应该知道清热药分为:

1、清热泻火药2、清热燥湿药3、清热凉血药4、清热解毒药5、清虚热药

然后再记每一类里面有几个什么药(如清热泻火药里面有: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夏枯草、决明子等),最后记它们的功效。

再如:提到麻黄,你就应知道它是解表药,是解表药中的辛温解表药,功效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解表药的麻黄、桂枝,泻下药的大黄等等。这样可以再答简答和论述的时候得分,再有就是记忆功效详尽药物的对比。

一.清热药:1.清热泻火2. 清热燥湿3.清热瘀血4.清热解毒5.清虚热

中草药的性能

中草药品种众多,每一种药物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例如紫苏可以治疗感冒,大黄可以治疗便秘,蒲公英可以治疗热疖、疔疮,黄耆可以治疗气虚……,不同的病症就需要选用不同的中草药来治疗,这就是因为它们各自具备特有的性能。

中草药的性能,可以从多方面来认识,疾病有寒性、热性的区别,药性也有寒、热的不同;病势有向上向下、在表在里的差异,药性也有升、浮、沉、降的区别;疾病发生部位在各个脏腑经络不同,药性也有归入某经的区分……等等。

认识药物的性能,并不是某一个人在某一时期“天才”地发现的。它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渐积累了药物治病的丰富经验,并把它上升为理论的结果。这些理论,虽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提高,但长期以来,对中医用药曾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因此,中医治疗疾病,除了必须对病员的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以外,还必须较为熟练地掌握中草药的性能,才能正确座用于临床。

第一节 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就是药物的性味,代表药物的药性和滋味两个方面。其中的“性”又称为“气”,是古代通用、沿袭至今的名词,所以四气也就是四性。性和味的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四气,就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寒凉和温热是对立的两种药性;寒和凉之间、热和温之间,是程度上的不同,也就是说药性相同,但在程度上有差别,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药物作用于人体发生的反应归纳出来的,例如,感受风寒、怕冷发热、流清涕、小便清长、舌苔白,这是寒的症状,这时用紫苏、生姜煎了汤饮服后,可以使病员发一些汗,就能消除上列症状,说明紫苏、生姜的药性是温热的。如果生了疗疮、热疗、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小便黄色、舌苔发黄,或有发热,这就是热的症状,这时用金银花、菊花来治疗,可以得到治愈,说明金银花、菊花的药性是寒凉的。

中草药的药性,通过长时期的临床实践,绝大多数已为人们所掌握,如果我们熟悉了各种药物的药性,就可以根据“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和“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针对病情适当应用了。一般是,寒凉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热性病症。温热药,大多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常用来治疗寒性病症。此外,还有一些药物的药性较为平和,称为“平”性。由于平性药没有寒凉药或温热药的作用来得显著,所以在实际上虽有寒、热、温、凉、平正气,而一般仍称为四气。  

五味,就是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滋味。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辨别出来的,或是根据临床治疗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而确定的。各种滋味的作用如下:

(一)辛 有发散、行气或润养等作用。一般发汗的药物与行气的药物,大多数有辛味;某些补养的药物,也有辛味。

(二)甘 有滋补、和中或缓急的作用。一般滋补性的药物及调和药性的药物,大多数有甘味。

(三)酸 有收敛、固涩等作用。一般带有酸味的药物,大都具有止汗、止渴等作用。

(四)苦 有泻火、燥湿、通泄、下降等作用。一般具有清热、燥湿、泻下和降逆作用的药物,大多数有苦味。

(五)咸 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作用。一般能消散结块的药物和一部分泻下通便的药物,带有咸味。

在五味以外,还有淡味、涩味,它们的意义和作用是这样的:

(一)淡 就是淡而无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能够渗利水湿、通利小便的药 物,大多数是淡味。

(二)涩 有收敛止汗、固精、止泻及止血等作用。

由于淡味,没有特殊的滋味,所以一般将它和甘味并列,称“淡附于甘”;同时,涩味的作用和酸味的作用相同,因此,虽然有七种滋味,但习惯上仍称“五味。

气和味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每一种药物既具有一定的气,又具有一定的味。由于气有气的作用,味有味的作用,必须将气和味的作用综合起来看待,例如,紫苏性味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所以可知紫苏的主要作用是发散风寒;芦根性味甘寒,甘能生津,寒能清热,所以可知芦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生津……等。

一般说,性味相同的药物,其主要作用也大致相同;性味不同的药物,功效也就有所区别;性同味不同、或味同性不同的药物在功效上也有共同之处和不同之点。例如,同样是寒性药,若味不相同,或为苦寒,或为辛寒,其作用就有所差异,如黄连苦寒、可以清热燥湿,浮萍辛寒、可以疏解风热;同样是甘味药,但气有所不同,或为甘温,或为甘寒,其作用也不一样,如黄耆甘温、可以补气,芦根甘寒、能清热生津。所以,在辨识药性时,不能把药物的气与味孤立起来。

在临床具体应用时,一般都是既用其气、又用其味的,而在特殊应用的时候,配合其它药物,则或用其气,或用其味。

【文献摘录】

《珍珠囊》:「辛主散、酸主收、甘主缓,苦主坚、咸主软;辛能散结润燥、致津液、通气,酸能收缓敛散,甘能缓急调中,苦能燥湿坚钦,咸能软坚,淡能利窍。」

《用药法象》:「夫药有温凉寒热之气,辛甘淡酸苦咸之味也。...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焉。或气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气异。....」

《景岳全书》:「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是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

《本草纲目》:「寇氏言寒热温凉是性,香臭腥躁是气....但自素问以来,只以气味言.....。」

《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近人认为药物味道的不同,与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如味辛的多含挥发油,味酸的多含有机酸,味甘的多含糖类,味音的则可能含生物碱,甘类或苦味质等。」

第二节 归经

归经,就是药物对于人体某些脏腑、经络有着特殊的作用。例如,龙胆草能归胆经,说明它有治疗胆的病症的功效;藿香能归脾、胃二经,说明它有治疗脾胃病症的功效....。

药物归经这一理论,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由于经络能够沟通人体的内外表里,所以一旦人体发生病变,体表的病症可以通过经络而影响内在的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通过经络而反映到体表。各个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产生的症状是各不相同的,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疾病的性质有寒、热、虚、实等不同,用药也必须有温(治寒症)、清(治热症)、补(治虚症)、泻(治实症)等区分。但是发病脏腑经络又是不一致的,如热性病症,又有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在用药治疗时,虽然都需要根据“疗热以寒药”的原则选用性质寒凉的药物,然而还应该考虑脏腑经络的差异,鱼腥草可清肺热、竹叶可清胃热、莲子心可清心火、夏枯草可清肝火,就是由于它们归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同样原因,对寒症也要进一步分肺寒,脾寒....,虚症要分脾虚、肾虚....,实症要分燥屎里结(大肠实)、痰饮停聚(肺实)....。在治疗上,温肺的药物,未必能暖脾;清心的药物,末必能清肺;补肝的药物,未必能补肾、泻大肠的药,未必能泻肺……,所有这些情况,都说明药物归经的重要意义。

但是,在应用药物的时候,如果只掌握药物的归经,而忽略了四气、五味、补、泻等药性,同样也是不够全面的。因为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可能有的属寒、有的属热,也有可能有的属实、有的属虚,那就不能因为重视归经,而将能归该经的药物不加区分地应用。相反,同归一经的药物种类很多,有清、温、补、泻的不同,如肺病咳嗽,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子都能归肺经,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清肺热、干姜主要能温肺、百合主要补肺虚、葶苈子主要泻肺实....,在其它脏腑经络方面,同样也是如此。归经是中草药性能之一,性味也是中草药的另一方面的性能,其它还有升降浮沉、补泻等性能,应该全面掌握它们的性能,才能在临床治疗中更好地运用各种中草药。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五味”联系起来,认为:

味酸---能入肝。

味苦---能入心。

味辛---能入肺。

味甘---能入脾。

味咸---能入肾。

这种归纳,虽然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但绝大部分与客观实际情况并不一,不能作为规律性来认识。

【文献摘录】

《珍珠襄》:「引经报使:

手少阴心:黄连、细辛。

手太阳小肠,高本、黄蘗(柏)。

足少阴肾:独活、知母、桂、细辛。

足太阳膀胱:羌活。

手太阴肺:桔梗、升麻、葱白、白芷。

手阳明大肠,白芷、升麻、石膏。

足太阴脾:升麻、苍朮、葛根、白芍。

足阳明胃:白芷、升麻、石膏、葛根。

手厥阴心包络:柴胡、牡丹皮。

足少阳胆:柴胡、青皮。

足厥阴肝:青皮、吴茱萸、川芎、柴胡。

手少阳三焦:连翘、柴胡。

    上:地骨皮。

    中:青皮。

    下:附子。

第三节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就是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四种趋向。它们的意义如下:

(一)升:就是上升、升提的意思,能治病势下陷的药物,都有升的作用。

(二)降:就是下降、降逆的意思,能治病势上逆的药物,都有降的作用。

(三)浮:就是轻浮、上行发散的意思,能治病位在表的药物,都有浮的作用。

(四)沉:就是重沉、下行泄利的意思,能治病位在里的药物,都有沉的作用。

归纳来说,凡升浮的药物,都能上行、向外;如升阳、发表、散寒、催吐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升浮的。凡沉降的药物,都能下行、向里;如清热、泻下、利水、收敛、平喘、止呃等作用的药物,药性都是沉降的。

升降浮沉,既是四种不同药性,同时在临床上又作为用药的原则,这是它的重要意义。因为人体发生病变的部位有上、下、表、里的不同,病势有上逆和下陷的差别,在治疗上就需要针对病情,选用药物。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如胃气上逆的呕吐,当用姜半夏降逆止呕,不可用瓜蒂等涌吐药;病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如久泻脱肛,当用黄耆、党参、升麻、柴胡等益气升提,不可用大黄等通便药;病位在表者,宜发表而不宜收敛,因表症须发汗解表,当用紫苏、生姜等升浮药,而不能用浮小麦、糯稻根等收敛止汗药;病位在里者,宜清热、泻下或温里、利水等沉降药,不宜用解表药等。如肝阳上逆的头痛,误用升散药,反而造成肝阳更为亢盛的情况;脾阳下陷的泄泻,误用泄降药,反而造成中气更为下陷、以致久泻不止的症状。

升降浮沉,也是对药性认识的一种归纳方法,并且在应用上和药物的归经有密切联系。例如,肺病咳嗽,当用肺经药物,但又须区分病势的惰况,考虑升浮沉降的药物;如果由于外邪束肺、肺气失宣引起的咳嗽,当用升浮药发散外邪、宣畅肺气,如麻黄、桔梗等;如肺虚久咳就应该用敛肺止咳的五味子、诃子药性沉降的药物来治疗。又如,气分上逆的病症,应当用沉降药来治疗,但又须区别属于何经的病症,如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就要用半夏、丁香等胃经降逆药;肺气上逆、咳嗽气喘,就要用旋覆花、白前等肺经降逆药。

升降浮沉的药性,一般来说和药物的性味、质地有一定关系。

在药性方面来说,凡味属辛甘、性属温热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因此有“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散、热无沉降”的说法。

在药物质地方面来说,凡花、叶以及质轻的药物,大都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石以及质重的药物,大都为沉降药。

但是,上述情况又并不是绝对的,还必须从各种药物的功效特点来考虑,例如,诸花皆升,旋覆花独降。在性味和质地方面,药物的升降浮沉也是如此,如苏子辛温、沉香辛微温,从性味来说应是升浮,但因为质重,所以作用为沉降;胡荽子药用种子应是沉降,但因为药性辛温,所以作用为升浮等等。此外,通过药物的炮制,也能使升降浮沉有所转化,如酒炒则升、姜制则散、醋炒则敛、盐制则下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