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五)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姜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参一两。甘草二两炙。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用三四钱,就不得了了,生姜开三片就好了,生半夏胖子开三钱,普通开二钱,人参一钱;平常炙甘草不开多,一二钱就够了,后面的炙甘草汤开到五钱一两都有,那是需要,这里不用开太重,因为炙甘草很甜,会增腻。

用生姜的目的就是让胃快速的恢复,半夏有燥湿化痰,止呕降逆,消痞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但在这个方剂里面主要就是止呕降逆的,如果不用半夏的话,肚子里的气是冲不出来的,所以,整个方剂就是开胃,健脾,降逆就这三大功效。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要就是对腹部胀满,喜温喜按,脉象虚弱的病人,这三点一定要记住,对于一些也有胀满,但是拒按拒压,脉象有力,不可以用,还有就是喜冷,想喝水的病人也是不可以用。

治疗腹部胀满的方剂还有两个,一个是小承气汤,一个是理中汤,这两个方剂我们后面会学到。在这里只是与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进行一下比较,以便于在临床运用中进行分辨。

小承气汤也可以治疗腹胀,不同的就是小承气汤证的腹胀,属于胃家实,一定有潮热,便秘,腹痛拒按,说简单一点,就是大便堵在了小肠。理中汤也可以治疗腹胀,但是,不同的是,理中汤证的腹胀,是脾胃虚寒,还兼有呕吐,肠鸣和下利,也就是说中焦有寒所引起的腹胀,而且这种寒是虚寒。

这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与小承气汤和理中汤这样一比较,腹胀就有明显的不同,治疗的方法也就不同(见表)。

方剂

症状相同

症状不同

朴姜夏草人参汤

腹胀

喜温喜按,脉象虚弱

小承气汤

腹胀

胃实,潮热,便秘,拒按

理中汤

腹胀

脾胃虚寒,呕吐肠鸣,下利,喜温喜按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在临床中常运用在泄泻后出现了腹胀,还有就是胃虚呕逆,痞满不想吃饭的病人也可以用,特别是脾虚作胀或者是脾虚挟积,大便溏泻的病人效果非常不错,还有一种噫气吞酸,心下胀满,慢性胃炎和胃扩张都可以用。

我们来看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配方比例,原文,厚朴,半夏,生姜都是用半斤,人参用一两,炙甘草用二两,其实我们现在用量,在想用个三四钱,大概12克左右,生姜用个三片五片都行,半夏的话,如果人很胖,可以开三钱,大概也就10克左右,普通人开过6克就差不多了,所以,我综合了一下,简单的记忆,炙甘草二人参一,朴姜半夏各用三。这五味药,用七碗水煮成三碗水,每天服三次,每次温服一碗。在这里要提醒一下,由于人参比较贵,可改用党参,当改用党参的时候,党参的剂量要加重,也可以用到三,这样一来,厚朴,生姜,半夏,党参基本上就是等量了,只有炙甘草是二。简易记忆法就是:厚朴半夏党参三,炙甘草二姜片三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的方歌,由于都是按过去的剂量写的,他的方歌就是:厚朴半斤姜半斤,一参二草也须分,半夏半斤善除满,脾虚腹胀此方真

(0)

相关推荐

  • 一到下午和晚上总是腹胀怎么回事?

    一到下午和晚上总是腹胀怎么回事?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六)

    伤寒论第47条辨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这因本身的体能比刚刚的更强,刚才的阳气还只是中级强,还需要"麻黄汤"来把寒发出来,这个不用麻黄汤,常见的是小孩子,而且是男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三)

    伤寒论第43条辨: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原文解释:太阳表症,误用攻下法,表症未除,而又出现轻度气喘的,这是表邪郁闭.内迫于肺的缘故,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治. 平常太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二)

    当病进入阳明以后,就是进入肠胃了,有可能病人会有下利,或者是恶心,呕吐,或者是便秘,这个时候,如果病人还有一点点汗出,不恶寒,这个时候千万不可以攻下. 张仲景的意思就是说,只要病人还有表证,都不可以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五零)

    当病人有口渴的现象,把半夏去掉,加上括蒌根,括蒌根是很好的止渴的的药,也就是消渴,所以,有糖尿病的人常常会用到括蒌根,我们在前面葛根汤里讲到"刚痉"和"柔痉"的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五)

    小便不利,张仲景是想把皮肤表面的水拉回来,让它从小便排掉.有两种状况:一种是皮肤水肿,上半身水肿的时候,有些妈妈们早上起来手脚都肿,这就是五苓散证.如果摸他的脉很虚弱,五苓散吃下去,让表面的水从小便排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八七)

    伤寒论第73条辩:"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外感病,发热汁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的,并见有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苓甘草汤主治.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九)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芍药甘草附子汤大多用在素虚的人,平常身体虚,缺血的人会用到,平常用白芍两钱,炙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八)

    伤寒论第68条辨: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原文解释:经过发汗治疗,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恶寒的,这是营卫虚弱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不管病人是伤寒还是中风,还是温病, ...

  •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七六)

    伤寒论第67条辨: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原文解释:伤寒病人,或经过涌吐或经过攻下的治疗以后,感觉胃脘部气逆闷满,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