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轿车市场已经找不到机会,SUV能成为车企的「灵丹妙药」吗?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我们能够从市场份额的分布中,看到了影响消费的关键因素——认知,在SUV市场尚未被建构完成。未完成,无疑就代表了新机会。与轿车市场的等级森严相比,SUV市场的界限明显要模糊很多。比如途观L这样的「升级」车型,消费者仍然会把它和CR-V、RAV4这类合资紧凑型SUV对比,而小一号的途岳、探歌就成了竞品稀有的真空袋。比如奇瑞利用中型SUV错位竞争的策略,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并不关心瑞虎8算什么级别,他们只关心瑞虎8比哈弗H6、吉利博越大一些,价钱却差不多。而捷途X70系列的大空间在四五线车型的受欢迎程度,如果换成同价位轿车,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反响。SUV的强功能性、形态多样性,能给产品更多的发挥空间。在品牌偏好没那么强的时代里,依靠精准定位、吃透需求的产品,旧品牌能塑造新形象,新品牌也有快速成长的动力。理想ONE是一个典型案例。30万元级别三排座SUV本是一个寡头垄断的细分市场,理想ONE却在小众市场里吃到了大蛋糕,实现了众多合资品牌都没有做到的销量表现。如果理想ONE是一台同样尺寸的中大型轿车,绝不会有如此高的市场热度。不同于朗逸、轩逸、卡罗拉这种在轿车市场中的「通吃型」产品,SUV市场在不同区域的消费行为与偏好差别较大。消费的区域差,给了车企「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可能。比如哈弗在15万元以下的市场布局,就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如果说哈弗H6的作为主流SUV有较强普适性的话,那么在低价格段里同时布局「小紧凑」哈弗初恋和「老紧凑」哈弗M6,就是瞄准了不同区域的消费群体。事实上哈弗M6作为上上代产品,之所以还有旺盛的生命力,恰恰是四五线城市消费者需求的真实体现。今天,自主品牌在轿车市场还能有所作为的机会太少了。即便是自主轿车最强的吉利,星瑞的热销到底有多少功劳要算在那个极具杀伤力的价格上,大家都非常清楚。而当合资品牌的SUV占比普遍不高,营销资源不能做到专注时,自主品牌借力市场认知的未完成,把SUV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必要且正确。
关于本报告内容有任何问题、意见或建议,欢迎发送邮件至george@neuesmedia.com告知我们,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