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灸骨丹及其制备方法.pdf
摘要
|
|||
---|---|---|---|
申请专利号: |
CN93111674.0 |
申请日: |
1993.08.28 |
公开号: |
CN1090177A |
公开日: |
1994.08.03 |
当前法律状态: |
撤回 |
有效性: |
无权 |
法律详情: |
|||公开 |
||
IPC分类号: |
A61K35/02 |
主分类号: |
A61K35/02 |
申请人: |
鲁艺; |
||
发明人: |
鲁艺 |
||
地址: |
412000湖南省株洲市红旗路红旗村305号 |
||
优先权: | |||
专利代理机构: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萧美哲 |
PDF下载: | PDF下载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及成年跌打损伤等疾病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配方是由朱砂、水银、雄黄、枯矾、硝石和绿矾等成分组成,并采用研搅均匀并隔绝空气加温升华而成。本发明的配方取材独特,制备方法简单,具有消炎镇痛、活血通筋、吸湿散淤等作用,经临床验证,药物经加温升华后,对人体无副作用,对风湿性关节炎和成年跌打损伤疾病有显著疗效。
1: 一种治疗关节炎的外用灸骨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灸骨丹是由朱砂、水银、雄黄、枯矾、硝石、绿矾六种成份组成,其组份的重量配比如下: 朱砂22~35份 枯矾10~20份 水银20~40份 硝石5~15份 雄黄5~15份 绿矾7~18份
2: 一种制备治疗关节炎的外用灸骨丹地方法,该灸骨丹的成份为(按重量计)朱砂22~35份,水银20~40份,雄黄5~15份,枯矾10~20份,硝石5~15份,绿矾7~15份,该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按照上述组份重量配比,将组份置于铁制容器内研搅均匀; (2)将口径略小铁制容器口径的白陶瓷碗状盖倒扣于容器上,将容器内的混合物罩住,并在碗状盖上面放少许米粒(供测温度之用); (3)将食盐撒在碗状盖四周,不使空气进入容器内; (4)将铁制容器置于火炉上加温,至碗状盖上的米粒呈焦黄色即可停止加温; (5)自然冷却后,将加温升华至碗状盖内表面上的黑色固体刮下收集并研碎,最后用陶瓷或玻璃器皿进行密封包装。
目前患风湿性关节炎及成年跌打损伤的人数较多,并且这种慢性疾病具有极大的顽固性。严重地损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当前常见的一些治疗这类疾病的药物来看,外用药如:风湿膏、跌打伤湿膏;内服药如:风湿液、风痛液、活络丁等;这些药虽有一定疗效,但很难根治,且治疗时间太长,尤其是口服药一般采取酒液配制,对身患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胃病等疾病的风湿病患者都会产生很大的副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人体无副作用并能速效治疗风湿关节炎及成年跌打损伤的外用药物-灸骨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灸骨丹的具体配方是由朱砂、水银、雄黄、枯矾、硝石、绿矾等成份所组成,其组份的重量配比如下:
朱砂22~35份 枯矾10~20份
水银20~40份 硝石5~15份
雄黄5~15份 绿矾7~18份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按照上述组份重量配比,将组份置于铁制容器内研搅均匀;
(2)将口径略小铁制容器口径的白陶瓷碗状盖倒扣于容器上,将容器内的混合物罩住,并在碗状盖上面放少许米粒(供测温度之用);
(3)将食盐撒在碗状盖四周,不使空气进入容器内;
(4)将铁制容器置于火炉上加温,至碗状盖上的米粒呈焦黄色即可停止加温;
(5)自然冷却后,将加温升华至碗状盖内表面上的黑色固体刮下收集并研碎,最后用陶瓷或玻璃器皿进行密封包装。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1、本灸骨丹配方独特、制备方法简单,即组份通过研搅均匀并隔绝空气加温升华而成。药物通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即加温升华后,对人体无副作用,使任何有内脏疾病的风湿病患者都能接受此药物的治疗,并且具有速效的功能。
2、本药物使用独特的治疗方法,即在人体病灶部位上放一张铝泊纸,药物施于纸上,然后对药物进行摩擦3~5分钟,也就是利用摩擦发热进行治疗关节炎等疾病,效果显著。能起到化疗和药疗的双重作用;
3、经临床验证:本药物具有显著地消炎镇痛、活血通筋,吸湿散淤等作用;
4、治疗时间短,一般病人只需经2~3个疗程(每个疗程为3~5天),即可痊愈,每次治疗时间约3~5分钟,严重患者只需3~6疗程就可以痊愈。
5、本药物在临床使用验证,治愈率达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