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豪:虚静宽厚,万象生花

书画论坛liyu2021-03-20 00:02:32

他对山水图式的古今沿革变化,早已熟知通晓,并极善于从当今纷繁复杂的文化格局中寻求参照,在传统与现代冲撞中寻求契合点,其山水画正是融合了抽象和具象等多方面因素的特点,显现出一种清新绰约的美学品格,在笔墨不同形态的转换中完成了对写意山水人物特征的娓娓阐述,

既有笔墨并置、充满生命律动之美的现代性特征,也有细腻深入的笔墨层次和传统韵致,舒展有致,开阖巧妙,浑然天成,就像昆曲里的腔,一旦到位,发挥起来声声入耳、丝丝入扣,高山流水,声遏飞云,不著一字,尽得个中风流!

他的作品既有炽热的情感、外延的张力,亦具哲学与理性的思索,并渐然显露出不同凡响的真思想,真品格。


冯豪:1955年生,江苏苏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家。曾获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江苏省2012年“傅抱石奖”、首届江苏省“文华美术奖”,首届“江苏美术奖”。作品曾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第六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等。

冯豪:虚静宽厚,万象生花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是要创造艺术在当代的形式,要从传统的土壤中顽强地生长出来,同时要有自我的个性创造,这样的艺术必然是时代、社会、人类精神最为靓丽的投射。而山水画则更为充分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走近,它带来了心灵和精神层面的愉悦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合二为一,是一气流荡的整体,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尤其重要的是,我们须得拥有一个澹泊虚静、素洁平常的内心世界,须得拥有一种陶冶性灵、提升人格境界的胸襟素养,有了“虚静宽厚”的审美心胸,才能真正深刻、整体、细致地洞察天地万物,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有“胸中廓然无一物”的心境,笔下才能幻化出“万象生花”之妙境。

心胸坦荡,精神愉悦,意气风发,遂有画意。纵横有度,巧手妙意,奇峰叠巘,涉笔成趣。画山,则巍峨壮丽,气象万千,其形耸拔、轩豁、箕踞、盘礴,“俯瞰似临观,仰望若指麾”;画水,则活态玲珑,瞬息万变。其形深静、汪洋、潺湲、回环,“喷薄犹激射,多泉亦流远”。

我觉得,画家就是要将自然山水置于宇宙生命联系的整体中来对待,多去走走,常来看看,融入生活,拥抱自然,细流涓涓,草木欣欣,烟云秀逸,溪谷璀璨,饱游饫看,秉怀达观,美感、情趣、意境,当可漾漾兮而涌溢焉!

天地之鉴,万物之静也。我一生奋勉与追求的中国画水墨艺术,就是在静谧中悉心寻觅那一种诗意的美,那一种独特意蕴和境界,那一种张扬生命的菩提真谛:情动于衷,复何潋滟?山川绵邈,美意足矣。取之笔墨的壮阔与苍茫、蕴藉与秀逸,或融情潇洒,或神闲意定。

的确,中国画的审美意象不仅是对山水本身的全新创造,而且还是对心中意象的多元创造。领略大自然的千变万化,探寻心灵与自然的真情共鸣!凝神遐思,静观自然,神融笔畅,中得心源,乃艺道至理。山之高远,仰望无尽;水之平远,俯瞰无穷,给我们最真切的感受是平淡冲融、缥缈含蓄。艺术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妙悟的境界……

青绿山水,喜看今朝,风景这边独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