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有道】乾隆皇帝的长寿秘诀,您知道吗(上)

乾隆是历代帝王中的长寿冠军,享年89岁,他的长寿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满族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后代,他们曾在马背上谋生活,又是在马背上夺取天下,因而八旗子弟从小就要接受严格的训练,身为八旗之首的乾隆自然也得如此。长期的骑射训练锻炼了他的体魄,也使他具备了领袖群伦的勇气和能力。

乾隆虽是一个满族皇帝,但他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并且善于依照汉文化的理论去养生。几十年间,他坚持黎明即起,做呼吸吐纳的气功锻炼,坚持早晚“叩齿三十六”,时时鸣天鼓,因而年逾八旬仍耳聪目明。

他根据古代中医的理论,为自己制订了养生十六字诀:“吐纳脏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那么,您知道其中的“十常”都是什么吗?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睛常转

方法:

正视前方,头正直,目微闭,按圆形轨道转眼球,速度要极慢,右、下、左、上,转眼的要领在于只动眼,不动头。顺时针转完25 次后,再逆时针左、下、右、上旋转25 次。转完之后,如果感到后颈发酸,可以按摩颈部的肌肉并点揉“风池穴”,酸痛感即会消失,而这时你会感觉眼部变得异常轻松。每天可以转2~3 次,即可。

《灵枢·大惑论》提到,“眼睛能够明视万物,辨别颜色,全依赖于五脏六腑精气的滋养。脏腑精气汇聚于眼窝,便形成眼睛。其中肾的精气充养瞳子,肝的精气充养黑睛,心的精气充养内外眦的血络,肺的精气充养白睛,脾的精气充养眼胞。脾的精气包裹着肝、肾心、肺的精气,与脉络合并,形成目系,向上连属于脑部,向后与项部中间相联系。”

耳常弹

方法:

双手搓热,以大鱼际由后向前发力,有节奏地轻弹耳郭,这种方法可以随时操作,次数不限。

历代名医著作都记载了耳朵与脏腑、全身的关系,并利用耳诊治疗疾病。《黄帝内经》就提到“肾开窍于耳”,意思是说,肾不好,可以出现耳聋、耳鸣等症状,而肾好,则耳朵灵敏,听觉能力强,可以辨别出五音。

常叩齿

方法:

口唇轻闭,有节奏地叩击上、下齿,先叩两侧大牙36 次,再叩门牙36次,每日2~4 遍。力度适当,略闻声响即可。

牙齿对于健康非常重要,勿食过凉、过热、过硬的食物,以免损伤牙齿,使其过早脱落。每日叩齿是坚牙固齿的好方法,大医孙思邈曾说:“侵晨一盘粥,夜饭莫教足,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扣(叩)齿,由来已久,简便易行,且效果良好。

津常咽

方法:

舌尖轻抵上腭,保持“儿”音,舌根下会涌出唾液;或者口腔闭合做吮吸状,口腔内也会有唾液涌出,涌出的唾液要缓缓地分若干口咽下。

口水,这看似寻常的口腔分泌物,古代养生家们均非常重视,赋予它“琼浆玉泉”“金津玉液”“华地之水”等甘霖美名。中医认为:“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李时珍说:“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他在《本草纲目》中说:“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颜容形槁,眼明耳灵。”相反,经常吐唾液,则损精神,颜枯形槁。

鼻常揉

方法:

用双手食指指肚沿鼻翼由上至下揉搓至迎香穴,在迎香穴点揉3~5下,用力适中,以鼻翼发热为宜。也可以用食指指肚上下往复轻轻推搓,以发热为宜。

肺开窍于鼻,鼻腔是肺与外界沟通的通道。鼻子两侧是大肠经的止点和胃经的起点,大肠经终止于“迎香穴”,这个穴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鼻塞、不闻香臭可以点揉此穴,有暂时缓解的作用。大肠经在此相接于胃经,《灵枢·经脉》中说:“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刺激鼻旁对消化道也有益处。

国医无双监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