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精品唐三彩赏析!

  唐三彩历史悠久但仿烧史不长,这就引发出一个有关唐三彩的鉴定常识:要么是真的,有上千年历史;否则即假,年代只在百年以内。那种将一些不伦不类、半真半假的唐三彩冠之以所谓的宋仿、元仿、明仿、清仿等名目的说法,都是无稽之谈。唐三彩仿品的上限不会早于1908年,下限呢?——随时随地、无止无休——谁又能说清楚这股仿古狂潮的截止日期。

  唐三彩其中一个被大量使用的地方就是用来随葬,我国自古流行厚葬,到了汉代厚葬习俗到达了巅 峰,而唐朝厚葬之风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而雍容华贵的唐三彩,是作为官宦贵 族最 好的随葬品,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唐三彩在当时是极受人们喜爱的陶器。

  唐三彩是低温铅彩陶器,烧造温度大约850℃至950℃之间,它与瓷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胎质使用的是粘土,而瓷器则使用的是矿石,即含有石英,云母,钙,镁,铁,铝等的瓷石。除了烧结温度不同,二者最显著的区别是,唐三彩胎质疏松,因而吸水性较强,而瓷器吸水率极低。

  唐三彩的出现,对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的种类繁多、釉色绚丽、装饰表现丰富,在八世纪就出口到日本等国,在九世纪远销亚非一些国家,受到当地人们的喜爱,并对当地陶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于是各国陶工争相仿制,出现了“埃及三彩”、“波斯三彩”、“奈良三彩”、“新罗三彩”等。

  哪怕到了唐朝后期,经济衰退,人民流散,唐三彩逐渐没落,但它本身对工艺美术发展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本身的历史价值都是超越时空,熠熠生光的。

  唐三彩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诞生有着文化的渊源的。首先成熟的陶瓷技术是诞生的物质基础;其次,唐代厚葬之风促成其诞生的直接导向;第三,唐代各个领域的历史文化是其最 好的艺术养料。唐三彩在唐代贞观之治以后兴起有它的历史原因。首先陶瓷业的飞速发展,以及雕塑、建筑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它们之间不断结合,因此从人物到动物以及生活用具都能在唐三彩的器物上表现出来。

  唐三彩的用途之一是作为陪葬冥器。唐三彩的胎质松脆,防水性能也很差,本来也就不适宜作用家具,因而多作为随葬的冥器,如今出土的唐三彩也多出自唐代的墓葬。唐三彩的用途之二是作为宗教用品。唐三彩除了作为陪葬的冥器之外,还用作宗教用品,在陕西临潼庆山寺设立的传经室就展示了出土的一个唐三彩的宗教用品。

(0)

相关推荐

  • 唐三彩,为何拥有名贵身价?

    常见的出土唐三彩陶器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胡佣.枕头等.其中的三彩骆驼,或背载丝绸,或驮着乐队,仰首嘶鸣,身旁的骆俑则是赤髯碧眼,身穿窄袖衫,头戴翻檐帽的胡人形象,二者共同绘就成一幅典型的&q ...

  • 唐三彩让藏家爱不释手

    穿越千年而来的唐三彩,在中国的陶瓷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我国古代陶器中一颗璀灿的明珠,如今也依然绽放着大唐盛世的光芒.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在色釉中加入不同的金属氧化物,经过焙烧,便形成浅黄. ...

  • 唐三彩如此珍贵

    2012年11月24日大唐国际的中国古董专场,一件高76厘米的唐三彩贴花棕釉大马4171050元人民币成 交;2013年09月17日纽约苏富比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一对分别高69.6厘米.67.9厘 ...

  • 浅谈唐三彩的介绍

    唐三彩中动物佣造型较多,显然是通过丝绸之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异域动物形象十分突出.如狮子俑就受到波斯萨珊王朝的影响,甚至有狮子带翼的形象出现,与萨珊王朝的银器造型很像,如出一辙.更典型的是骆驼佣,作 ...

  • 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了唐三彩的“身价”?

    唐代丧葬制度有了明确规定,出这十大件器物,大多是在西安.洛阳这些都城附近,也就是说,只有帝王,皇亲贵 族,高 级官员才有资格陪葬三彩.墓葬中除了十大件之外其余都为人骑马,男佣,女佣,器皿类等;但是只有 ...

  • 玩收藏,这唐三彩你必须要知道!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唐三彩在二十世纪初被发现时,并未引起国内收藏界 ...

  • 唐三彩鉴赏细节

    唐三彩最初被发现,是晚清的时候.那会儿在洛阳北邙山一带修陇海铁路,挖出来一批唐代墓葬,里边有一种陶器随葬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枕头等等.这就是唐三彩.因为是出现于唐代鼎盛时期的东西,所以说 ...

  • 唐三彩高清欣赏,值得收藏!

    唐三彩是低温铅彩陶器,烧造温度大约850℃至950℃之间,它与瓷器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胎质使用的是粘土,而瓷器则使用的是矿石,即含有石英,云母,钙,镁,铁,铝等的瓷石.除了烧结温度不同,二者最显著的区别 ...

  • 民间精品明清家具赏析!

    中国古代家具发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每个时代的家具都有不同的特点,都能反映出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趋向.由于明代以前家具多为柴木质地,很难保存下来,我们只能从墓 出土的文物和壁画.书画中的家具图象,对古代 ...

  • 民间精品漆器赏析!

    制作漆器的工序非常复杂,每一道工序都要使用特定的工具.所以漆器制作需要慢工出细活. 战国的漆工史上是一个有重大发展的时期,器物品种及数量大增,在胎骨做法.造型及装饰技法上均有创新.出土战国漆器的地区很 ...

  • 民间精品紫砂壶赏析!

    养壶的主要方法,一是用喝剩下的茶汤经常去浇淋壶体,第 二经常用软布去擦拭壶体,第三确有不少藏家都有自己一些密不示人的养壶技术.养壶既需要耐心,又需要一点技术,所以,一些藏家,在购买了壶之后,不忙着把壶 ...

  • 民间精品王步瓷板画赏析!

    画青花不同于其他彩瓷,它不是画在瓷上,而是画在生坯上,用笔必须保持高的速度,做到眼明心手准,不允许你细描细绘,画时略一停顿,即现笔势凝滞.混水更要求快,否则水分太多,定会损坏坯体.对于青花上的写意画, ...

  • 民间精品清代玉器赏析!

    在阶 级社会中,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玉器,设有专 业作坊大量制作.我国古代王室或官办玉作的历史,可能始于夏.商,至迟从周代起.历代统治者不只设立玉器作坊生产大量的各类玉器,同时,他们也是玉器的最 大占有 ...

  • 民间精品传世哥窑赏析!

    宋代哥窑一词,最早见于明初宣德年间的<宣德鼎彝谱>.嘉靖年间的<七修类稿续稿>也记载:"哥窑与龙泉窑皆出龙泉县.南宋时有章生一.生二弟兄各主一窑,生一所陶者为哥窑,以 ...

  • 民间精品铜境赏析!

    照容梳妆用具的古代铜镜与今天的玻璃镜使用方法大致相同.春秋战国之前,铜镜还是仅供王公贵 族使用的奢 侈品,普通百姓常以水中的倒影察照自己,好似以器皿盛水而人监于水.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鉴&q ...

  • 民间精品徐渭字画赏析!

    谈徐渭不容易,以为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影响的是巨大的,无论书法.绘画.诗词.文章皆是影响千古的人物,他是承接历史文脉的一个人,无论是书法创作的理念,还是他的书写技巧,以及他的思路皆为后人之人所效法. 谁 ...

  • 民间精品唐寅字画赏析!

    史载唐寅初拜师于沈周.在京城科场舞弊案发生之后学于周臣门下,其画风渐渐脱去沈周的特征.在民间流传最广的是唐寅的人物仕女画.他的人物画多感慨世情之作,表现出愤世嫉俗的心态.他兼取诸家之法,特别是吸收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