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草书超越张旭、怀素,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1000年来称第一!
我们曾经多次谈到多草书,草书是脱离于普通民众的一种非实用型艺术性书体,草书是最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它是一种独立的书法体系,如果你没有学过,看不懂是很正常的。
昨天我们讲《祭侄文稿》,有人评论是“胡涂乱抹”,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很好理解,因为你没有学过,所以看不懂,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么?
书法并不是人人都能懂得,简单说有各种的技巧与方法,往玄了说有气息和意境,这些都是需要通过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认识到的,尤其是对于草书而言,每一个字都有固定的草法,连基本的草法你都不认识,又如何能去评判一件优秀艺术品的优劣呢?
我们今天谈黄庭坚,黄庭坚在中国草书史上有着空前的地位,他是以一己之力扛起宋朝草书大旗的一个人。
中国草书史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下,从章草到大草,张旭是第一个“草圣”,可惜的是其墨迹作品无一留存,到了唐代,体势与面目又为之一变,张旭作为笔法的核心传承人,掌握了“二王”的核心用笔,加之他极为善于向自然学习,甚至能从公孙大娘的剑法当中悟出草书的绝诣,可称雄一时。
张旭的草书精妙之处在于他用笔的丰富性,通篇的“篆籀气”开启了后世的颜真卿风貌,而怀素则是在线质与用笔的起收上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怀素的草书是一种单纯的线条之美,“行无端”、“起无迹”,正是他追求的“惊蛇入草”、“飞鸟入林”之境界。
而黄庭坚与王铎又是从另外两个方面,将草书延展到了一种新的境界,我们单纯说黄庭坚。
黄庭坚的草书早年学习周越,而周越的书法被苏东坡评为“险劣”,多年之后,黄庭坚发觉自己的草书颇有“俗气”,从此开始变法。
黄庭坚的变法时间到了“张旭”、“怀素”与“高闲”的墨迹之后,才真正的发现了草书之妙,由此而真正悟出了“唯笔软则奇怪生焉”的境界。
黄庭坚超越前人的地方在于他对于草书用笔的理解,达到了跟前人比肩的高度,他曾经说:
“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可,不知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可。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余碌碌耳。”
这句话足以肯定了他在北宋书坛上的地位,对于草书的领悟是无出其右者的。张旭与怀素写草书往往喜欢酒后肆意开张,这种变化是神鬼莫测的,而黄庭坚则不同,黄庭坚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心悟”,其用笔极为理性,全靠心悟,用意不用力,在形制上体现出的并不是“颠张醉素”的那种“狂野”,也是一种从容悠游的儒雅气息。从这个方面讲,他的草书超越张旭、怀素,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1000年来称第一!
黄庭坚平生草书的最高水平乃是他的《诸上座帖》,这件作品是草书的一个新的境界,也是黄庭坚草书的绝诣,更是中国草书史上的经典之作。
后世之人学习草书,这件《诸上座帖》是谁也绕不过去的一本佳作。
如今,这件《诸上座帖》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我们用超高清的宣纸微喷技术,将此作还原,达到跟原作毫无差别的状态。
临摹此长卷,你才能真正领会宋人草书的绝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