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瓷的代表龙泉青瓷,日本八件官方认定国宝,龙泉青瓷独占三件! 2024-02-18 06:06:45 資訊。品鑒。 交流。 古玩艺术雜誌 宋元明时期,龙泉青瓷是中国青瓷的代表。不仅在全国各地有广泛的市场,其足迹也遍布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东非、北非乃至欧洲等地。纵观世界陶瓷的历史,12—16世纪可谓龙泉青瓷的世界。放眼海内寰宇,从皇宫到民间,从都城到村落,从太平洋、印度洋沿海到中亚、西亚大漠腹地……诸多重要的遗址都有大量精美的龙泉青瓷出土,表明龙泉青瓷是当时通行世界的器用,引领着世界陶瓷的风尚。皇宫到民间宋元时期的都城如浙江临安、蒙古哈喇和林等地区,都有龙泉窑青瓷出土。此外,元明时期的一些贵族墓葬中,如元代鲜于枢墓、明代宋晟夫妇墓等亦有龙泉窑青瓷作为随葬品。这些发现,充分证明了龙泉窑青瓷自12世纪便已进入上层社会甚至宫廷,成为名人雅士的日用珍玩 。宋元时期,龙泉窑青瓷迎来了对外出口的黄金时代,国内重要港口遗址,如宁波港、泉州港等,以及南海一号、华光礁1号、福建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等重要沉船遗址中均出土(水)了大量龙泉窑青瓷,由此揭开了龙泉窑青瓷大量向海外传输的辉煌历史。元代,太仓是与官府关系最为密切重要港口,樊村泾是一处港口、仓储、市场遗址。从2016年1月发掘至今,出土瓷片约150吨,其中以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为主。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当时甚至使用龙泉青瓷残器修砌道路或铺墁地面,足见此处龙泉窑产品的数量之大,这是除浙江龙泉窑址考古外,全国范围内最大规模的一次龙泉窑青瓷考古发现。太仓樊村泾遗址发掘区域全景华光礁1号沉船发现于西沙群岛海域,该船约沉没于12世纪中叶的南宋前期。出水了大量龙泉窑青瓷,研究表明,华光礁1号沉船由泉州出发,经由西沙群岛驶往东南亚。华光礁1号沉船出水龙泉窑青釉刻花碗“南海一号”是于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的一艘南宋早期的贸易商船,距今800多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沉船中出水的大量龙泉青瓷和福建各地窑址的仿龙泉窑作品,为进一步研究龙泉青瓷的输出及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南海一号沉船出水龙泉窑青釉刻开光卷云纹碗元代,龙泉青瓷的海外贸易达到顶峰,福建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出水大量元代晚期龙泉窑青瓷,器形以大盘、碗、小罐为主,是研究元代福建地区龙泉青瓷外销的重要考古资料。平潭大练岛沉船元代沉船出水龙泉窑青釉菱口刻花折沿盘中国到世界宋代开始,龙泉青瓷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据考古发现统计,龙泉青瓷通过海上贸易和国家外交途径出口到东亚、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宋明时期,船体庞大,载物甚多,以龙泉青瓷为代表的外销货种流行于世界各地,开拓并丰富了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欧洲,龙泉青瓷成为中国青瓷的代表,被形象地称为“雪拉同”,欧洲的贵族都以拥有龙泉青瓷为荣。而日本社会更是对龙泉青瓷情有独钟,大量进口和收藏来自中国的龙泉青瓷精品。日本的许多文献中都有龙泉青瓷的记载。日本的考古资料表明,13世纪中叶之后,中国陶瓷在日本呈现猛増之势,尤其是在日本出土的13世纪下半叶(元初期)至14世纪中叶(元后期)的中国贸易陶瓷中,龙泉青瓷已经占主流地位,成为中国贸易陶瓷的代表。究其原因,是随着镰仓时期中国禅宗文化传入日本,符合禅宗美学特色的宋、元时期的陶瓷、书画等工艺美术品大量也涌入日本社会,在日本贵族阶层中形成了一股对从中国舶来的美术工艺品(“唐物”)极尽追捧的“唐物潮”,而其中龙泉窑青瓷是唐物潮最主要的代表器物之一。并且这种对龙泉窑青瓷的喜爱一直持续至今,在日本被认定为国宝的中国陶瓷仅8件,其中龙泉窑青瓷就占了3件。 三件国宝级的龙泉窑青瓷南宋龙泉“万声”凤耳瓶高33.6cm大阪和泉市久保惣记念美术馆藏盘口,直颈,折肩,筒形腹,圈足。颈部对称置凤凰形耳,使其朴素的造型平添均衡匀称之美。通体内外施粉青色釉,釉色纯正。现存在世的青釉凤耳瓶中,以此件最为出众,瓶的外状神似古人捶衣裳所使用的砧子,日本称之为“砧青磁”,日本人给它取了一个很高雅的名字—“万声”我想寓意着应该是当所有人看到这件器物的时候就会忍不住“万声”惊叹吧。元代龙泉窑青釉褐斑玉壶春瓶(飞青瓷花生)高27cm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撇口 , 束颈 , 腹若悬胆,圈足。通体内外施青釉,釉面涂点黑褐色斑点。在青翠的釉面衬托下 , 斑点显得格外醒目。圈足内亦施青釉。元代龙泉窑青瓷上流行涂点褐斑的装饰技法, 所施褐斑多为快速随意涂点 , 日本人称之为 “ 飞青瓷 ” 。飞青瓷深受日本茶道界人士的喜爱与珍视 。也是日本人认定的国宝级中国古陶瓷中唯一一件元代的此瓶最早于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8年)被大阪富商鸿池家收藏,后被日本战后十大商社之一的安宅产业株式会社购买作为企业的收藏,最后传至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宋代龙泉窑青釉直颈瓶(青磁下芜花生) 高23.5cm东京ARUKANSYUURU美术财团藏撇口,细长颈,圆腹,圈足。造型稳重端庄。通体内外施粉青色釉,釉面洁浄无瑕,浑然一色。此瓶是南宋时浙江龙泉窑发展到鼎盛时期的杰出作品。称得上是当时“御贡”的一件青瓷,类似的藏品全球存世只有两只,实属南宋时期龙泉窑的极品!日本茶道界称此瓶为“青磁下芜花生”,“下芜”是形容瓶的腹部象扁萝卜形。从平安时代(794 - 1192年)前期开始,中国青瓷大量传人日本,保存下来的青瓷中以此瓶最为精美。日本社会之所以对龙泉青瓷情有独钟,特别偏爱,主要原因是日本文化深受禅宗思想影响,自仓时代禅宗思想从中国传入,形成了日本特有的禅宗体系,禅宗思想渗透到了日本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的茶道、花道、庭园建筑、传统文学等到,都受到禅宗美学思想的很大影响,禅宗美学深刻融入到了日本的民族文化,而龙泉青瓷的美学特点又恰好完美地体现了禅意之美。 赞 (0) 相关推荐 真正的龙泉窑到底是什么样的? 龙泉青瓷是青釉的一种,呈粉润的青绿色,如半透明的青玉,首创于南宋龙泉窑,并风行一时.粉青釉是石灰碱釉的一种,在生胎上挂釉,釉层较厚,以铁为呈色剂并含有少量的锰.钛,用1180℃-1230℃的高温还原焰 ... 宋元时期龙泉青瓷外销探析 宋元时期龙泉青瓷外销探析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瓷器大国,早在唐代时期,中国瓷器就作为新兴商品远销海内外,中国以此进入国际贸易的行列,"China"因此而得名.宋元时期,中国瓷器进入了蓬 ... 鸡蛋大王伊势彦信再掀青铜热潮,五件珍品落锤价高达5630万港元! " 充满热忱,忠于直觉 -- 不要考虑价钱! " 这是日本藏家鸡蛋大王伊势彦信给予新藏家的忠告,也是他对于自身的要求,年逾九十的他依然活跃在艺术圈内. 今年三月的东京中央春拍上,二 ... 龙泉窑 ,悦目清心 北宋时期的龙泉窑瓷器的胎为瓷石烧制而成的灰白胎,南宋时期则为瓷石与紫金土混合烧制成的"黑胎",元朝的龙泉青瓷也有灰白色. 兴盛于宋代的龙泉窑,是宋代的六大窑口之一.它因产自于龙泉市 ... 中国的艾滋病感染人数85万,医生提醒,远离艾滋病,三件事不要做 原创2020-04-20 20:28·医学原创故事会 首先来看一组数据,据中国疾控中心.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联合评估,截至2019年,全国报告存活感染者85.0万,死亡26.2万例.估计新 ... 中国艾滋病感染者104.5万,医生忠告,远离艾滋病,三件事不要做 我国艾滋病目前的流行情况是怎样的呢?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的艾滋病感染人数约104.5万,疫情依然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2020年全世界的艾滋病感染者约为170万,目 ... 岷县小升初数学真题试题试卷解析 “六一”儿童节,某商场对一批售价相同的儿童T恤进行促销,如果买两件打九折,买三件打八折,促销活动中所有买这种T恤的顾客都买了三件或两件.促销结束后,商家最终结算,平均每件恰 岷县小升初数学真题试题试卷解析 "六一"儿童节,某商场对一批售价相同的儿童T恤进行促销,如果买两件打九折,买三件打八折,促销活动中所有买这种T恤的顾客都买了三件或两件.促销结束后, ... 1983年,广州发现赵佗孙子墓,出土文物数千件,其中国宝都几十件 秦始皇陵堪称是中国最为神秘的古墓,毕竟墓主可是古代第一个皇帝嬴政的陵寝,后来仅仅兵马俑的发现就已经震惊世人了,如果秦始皇陵地宫被打开,那种场面真的是想都不敢想.之后考古专家利用各种先进仪器进行探查,最 ... 向领导汇报请牢记:三件事要多说,三件事要少说 向领导汇报,千万不要搞太多无法量化的东西,以及虚头巴脑的客套东西. 在工作上,向领导汇报工作是一件日常工作,很多人在向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把握不住重点,啰里啰嗦了一大堆,领导生气不说,也让你失去了很重 ... 据说慈禧死后在她身上还发生了三件怪事,到底是哪三件事? 据说慈禧死后在她身上还发生了三件怪事,到底是哪三件事? 想变成一个越来越好的人,一定要做这三件事,特别是第三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愿意相信,一个人是可以靠着自己的努力成为越来越好的人.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非常强的可塑性,如果你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好,那是因为在过去的岁月里没有为了变得更好而付出努力.如果你现在 ... 历史上下落不明的6件至尊级国宝,如果拥有一件即富可敌国 一.北京人头盖骨 1929年12月2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首次发现了完整的.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证实了在几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在古中国大地上生活 ... 和领导相处请牢记:三件事要多做,三件事禁止做,否则必吃亏! 吕本现 一.下面这三件事要多做 [1]信息传递的事要多做--所谓信息传递,就是领导的真实意图与想要达成的结果转化为自己行动的转化过程,要通过不断的向领导请示与汇报来验证自己是不是偏离了方向,这种信息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