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如何辨证? – 经方派

患者情况

李某,男,32岁

主诉:腹胀、大便偏稀3年余,加重1月。

现病史:3年前,惠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大便偏稀,服用香连片、肠胃康等中成药,症状时轻时重。1月前,患者饮食辛辣后出现腹胩、大便偏稀,服用黄连素、整肠生等药物,大便偏稀有所缓解,但仍腹胀满明显,后患者就诊于某中医院消化科,服用温阳益气之药,症状改善不明显,后患者经人介绍前来诊治。

刻下症见:口干口渴,偶有起口苦,腹胀,反酸,偶有胃院部疼痛,大便质稀,2~3次/日,乏力,下肢怕凉,舌红,若白膩,脉沉弦。

辨证分析

最初的辨证思路是这样的:该患者偶有晨起口苦、口干、口渴、舌红、脉弦,考虑为上热证;患者腹胀、反酸偶有胃脘部疼痛、大便质稀、2~3次/日、乏力、下肢怕凉、苔白、脉沉,考虑为下寒证。综合辨证为上热下寒厥阴病。然后再根据患者上热下寒的具体表现选用恰当

方证。

现在我是这样辦证的:该患者偶有晨起口苦、口干口渴、舌红、脉弦,考虑为少阳病;患者腹胀、反酸、偶有胃院部疼痛、大便质稀、2~3次/日、乏力、下肢怕凉、苔白腻、脉沉,考虑为太阴病。综合辨证为少阳太阴合病,也就是厥阴病。前后厥阴病的诊断是一致的,但是现在我把厥阴病的内涵更加细化,也就是病机更加细化,这样在处方上的选择也非常灵活,而且针对性也更强。治疗上我可以选用现成的方子如柴胡桂枝干姜汤,也可以自己用经方组合。治疗少阳之上热,我选用小柴胡汤,治疗太阴之下寒,我可以选择理中汤。最终我选择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之热,并温下寒。因患者舌苔白腻,考虑痰湿较重,故加用平胃散以增强化湿行气、消胀除满的疗效。因患者下寒明显,加用炮姜以増强温中之功。此外,患者泛酸,加用煅瓦楞以制酸。

处方

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平胃散加炮姜、煅瓦楞。

柴胡15g,桂枝10g,干姜8g,天花粉10g,生牡蛎10g,黄芩5g,炙甘草5g,生姜10g,大枣15g,苍术10g,厚朴15g,陈皮20g,炮姜10g,煅瓦楞30g。

5剂,水煎服,日1剂。忌食辛辣刺激油膩生冷之品。

结果

患者服用5剂,腹胀、反酸消失,大便较前略好转,部分成形,纳食增,诸症减轻。继服7剂,胃脘部不适症状已基本消失。嘱患者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生冷肥甘厚膩之品。

学习体会

厥阴病的辨证与治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个难题,因为《伤寒论》中关于厥阴病的论述相对较少,厥阴病的表现总是寒热错杂,让人难以下手,纠结于到底是寒还是热?是虚还是实?

鲍老师认为厥阴病的实质即除“半表半里实热之少阳病”之外的半表半里证,也即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其中热证包括少阳病、阳明病、少阳阳明合病;寒证包括太阴病。

“邪气所凑,其气必虚”因此许多医生认为厥阴病本质是虚,治疗时一味强调温补,清代医家王旭高言“虚处受邪,其病必实”,所以治疗厥阴病时不能忽略“实”方面,不可忽略少阳、阳明之热,厥阴病多有水湿、痰热、湿热的郁积,治疗时不可忽略!

本文整理自《六经辨证临床之路》

(0)

相关推荐

  • 柴胡桂枝干姜汤运用病例一则

    今天一位年过六旬的女性患者张某过来复诊,一落座就跟我说,李大夫你是不是有神气啊,我上次拿了药回家喝了一袋,身体一下子轻快多了,腿也不像那么沉了,晚上睡眠也好多了,吃东西也觉得有味了,这么多年来我身上的 ...

  • 肝炎患者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另一位年轻女性患者,患有乙型肝炎多年,身体症状很多,每天感觉浑身乏力,没有精神,容易疲劳困倦,但晚上睡觉后还总觉得越睡越累,身体总也不轻快,容易出现头晕心悸的症状,心情烦躁容易发火,之前因为胃肠不适, ...

  • 临床治疗厥阴病心得分享

    王宏 中医在线服务号 昨天 ZHONGYIZAIXIAN (本文作者:王宏) 新加入"马家驹详解伤寒论398条113方私塾班"3班的学员王宏,在中医在和国医大师李士懋等名师学习多年 ...

  • 上热下寒厥阴病医案 – 经方派

    宋某,女,53岁,2019-10-27,手热足凉口干不苦,不出汗,纳可,舌淡苔水滑,脉沉弱,月经不正常,无鼻塞流鼻涕打喷嚏.二便调. 六经辨证:上热下寒厥阴病. 用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 ...

  • 经方辨证要点罗列,值得收藏 – 经方派

    第一章·桂枝汤类方 一.桂枝汤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脉 ...

  • 别小看这些病,精确辨证才有疗效 – 经方派

    病例一: 刘某,男,23岁,初诊2020年8月10日.自诉腹疼.腹泻十余年,尤其吃肉后加重,先疼后泻,泻后疼止.但又觉大便不利.脉缓.苔白. 拟桂枝加大黄汤:桂枝10g,白芍20g,炙甘草6g,生姜1 ...

  • 案例剖析:经方辨证痛经十几年 – 经方派

    患者咨询病情描述: 女 ,30岁,痛经十几年了,但月经量和周期基本正常.身体易肿,每天早上醒来手掌感觉肿胀.下午七点左右感觉腿部肿胀.舌苔基本正常,偶尔会有黄苔,舌头两侧有轻微齿痕.脸上容易起痘痘.经 ...

  • 上热下寒型糖尿病的效案报道 – 经方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糖尿病并发症的致残性和致死性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即使是常年应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人仍无法摆脱并发症的影响.多年来通过临床实践,发现针对不同阶段或者 ...

  • 从六例咳嗽医案看经方辨证临床思路及方法 – 经方派

    咳嗽(肺炎) 梁某某,男,56岁,工人.咳嗽伴大量咳痰半月余.2008年7月18日初诊. 半月前,患者在市某医院因右肺癌行右肺全切术,正准备化疗时,因感冒而继发左肺感染,咳嗽.咳出大量浓痰,夜间尤甚, ...

  • 郭霭春总结的张锡纯106条用药经验 – 经方派

    郭霭春总结的张锡纯106条用药经验 分类: 未分类 标签: 张锡纯, 郭霭春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人.举业未达,转而攻医.以济世活人为宏愿,遂广求方书,孜孜研究有年,自是临证 ...

  •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背诵版 – 经方派

    李时珍<濒湖脉学>全文背诵版 第一部分:27种脉象 1浮脉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脉经>).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 ...

  • 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 – 经方派

    黄煌教授经方100首(背诵版) 1.甘草汤 [组成用法]生甘草6-10g.水煎服,每日分二次服. [方证]口腔.咽喉等处黏膜溃烂.红肿.疼痛者. 2.桔梗汤 [组成用法]桔梗3-6 g.生甘草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