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有个洛宁“翔梧镇”

五一小长假,在杭州西溪湿地旅游景点西边,我见到卖河南烩面的老乡,听他的口音也是洛宁人,倍感亲切,于是停下脚步,上前攀谈。店老板一听口音知道我们是老乡,他也乐了,兴致勃勃地跟我们聊起来。从谈话中得知,这里活脱脱就是洛宁人的天下!不仅仅那些开饭店的是洛宁人,就连那些保安、汽车司机的也都是洛宁人,一些年轻的妇女带着孩子买早餐,也说着地道的洛宁话,简直让我们怀疑是不是又回到了洛宁地盘。
这里怎么聚集了这么多的洛宁人呢?我一直很纳闷。原来,十几年以前,这里有那么几个人在杭州打工,发展地不错,而后便家属、亲戚什么的一传十、十传百都过来了,洛宁人队伍迅速发展壮大。这个领头羊就是红色革命老区李翔梧前辈及烈士的后代李泽锋,他的善行被大家亲切称为“李镇长”。
李泽峰自幼家境贫困,父母含辛茹苦地支撑起这个9口人的大家庭,只能靠种地养活自己。初三还差一个学期没读完,他和别人到山上挖矿了,最终血本无归。
2004年,年满27岁的李泽锋在家无所事事,一心想到外面去独自发展。大年正月初六,他不顾父母强烈反对,向舅舅借了300块钱,孤身一人背井离乡来到杭州。因没有一技之长,始终没有找到一份正经的工作,只好在工地干小工做些搬砖、打杂辅助类的活儿。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都市快报》上看到了杭州西湖安保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西湖公安分局下属国企单位)招工信息。他通过面试、综合各方面因素考察被录取,经过前期军事基础和专业培训的淬炼选拔才走上了工作岗位,主要职责是协助公安干警处理突发事件、大型活动场所维护安全、交通指挥及接待VIP等工作。
在职十多年的工作时间里,公司给予他悉心栽培和提携,特别是退伍军人王庆法和警校毕业生唐莹,也可以说是他的再生父母,是他们给予李泽锋无微不至的帮助和支持,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并学到了许多工作以外的为人处世等做人的道理,得到了单位领导、同事的充分肯定,他从一个新兵做到了领班、副队长、队长、教导员等职务。
这些年一直在外头的他确实也吃了不少苦,为的就是自强自立,不依靠别人也能过日子。通过多次服务,他不但享受了劳动的快乐,而且体验到了为人民服务的满足感。有了稳定的工作,他就把妻子、儿女接到杭州,让孩子们从小在这里接受教育。还有10多家的孩子也都在杭州上学。如今他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女儿再过一个月就要考大学了。
带着对家乡的热爱,还有对家乡美好未来的憧憬,尽微薄之力为家乡做些什么一直是李泽峰个人的心愿和想法。时隔两年以后,李泽峰一直热心为家乡的各项事业发展牵线搭桥。老家的亲戚、朋友、老乡等等陆续和他联系,他把家乡人一个接一个带到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里,他们为杭州的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也在这片沃土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据统计,他从老家带出来大约有800人次,其中有五、六家已经在杭州安居乐业,其他的也在洛阳或洛宁县城买了房子、车子。
如今作为杭州西湖安保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的教导员,李泽峰仍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他说,过去为家乡贡献太少,现在只要洛宁有需要,他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家乡建设,积极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洛宁城事/雷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