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焦宗气,中焦胃气,下焦肾气。毛以林

在危重疾病中,正确地使用中医药,我的感受是要牢牢地把握正气。正气的存留,关系到人的存留,其中尤以上焦宗气、中焦脾胃之气、下焦肾气最为关键。

上焦宗气指积于胸中之气,由水谷精微化生的营卫之气与吸入的自然界清气总合而成,具有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的功能。《灵枢·邪客》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难经·十四难》云:“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其脉在中。”若宗气大泄,则心、肺功能必衰,患者常常死亡。这在我们心内科疾病抢救中感受最深,所以在我的文中屡屡提到使用固摄宗气抢救危重患者的病案。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中焦脾胃之气,为人之后天之本,主饮食水谷之纳运,为人体生命所需能量的“供能机器”,是维持生命活动最重要的条件。《灵枢·五味论》说:“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素问·五味论》:“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人以水谷为本”,如若脾胃之气衰败,患者不能进食,必“半日气减,一日而气衰也”。

所以在危重病抢救中顾护胃气最为关键。

下焦肾气,为先天之本,系人体生命的原始动力,《难经》云肾气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久病不已,穷则归肾”,因此在病情危重阶段,元气亡脱之症是非常常见的,回阳救阴乃挽救危症必须掌握的重要手段。

(0)

相关推荐